ID: 9380265

第3课 弯钩独撑,上下宜对 教案

日期:2025-05-25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46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3课,弯钩,独撑,上下,教案
  • cover
课题 弯钩独撑,上下宜对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到毛笔字独体字笔画虽然连接在一个单体,但笔画上下之间要注意弯钩独撑,上下宜对。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毛笔字独体字笔画上下之间弯钩独撑,上下宜对的书写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汉字字形均匀平整之美?激发写字兴趣爱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毛笔字独体字笔画上下之间弯钩独撑?上下宜对的书写技能。 难点:体验汉字字形均匀平整之美?激发写字兴趣爱好。 学情分析 对书法有基础的认识,简单的临写。但是对单独的笔划领悟,不够深刻。 课前准备 笔墨纸砚、投影仪、多媒体 教学活动过程 修订与补充 温习旧识。 多媒体展示图片,三个“五”字,识别字帖,引出上一课内容:上伸下横,降低重心。目的是为了让字平稳。 二、探索新知。? 还有很多的汉子不是以横画为主笔的,而是以钩画或者撇画,那么他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字体的重心平稳呢? 独体字笔画虽然连接在一个单体?但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应该弯钩独撑,上下宜对的道理。 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子”字,请同学们尝试用毛笔写一写,并抽其中两位同学写的出示在黑板上,共同讨论。发现写的不好的问题。 2、引出正文“弯钩独撑,上下宜对” 展示三个“子”字,提出问题:为什么字帖上的“子”字写这么好看?赏析三个“子”字,引导出如何书写弯钩。 欧体:探源篆隶,楷法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结字方圆,笔法肥劲。 柳体:横之长者瘦挺舒展, 横之短者粗壮有力; 竖画较之横画为粗,法出于颜,独创一格,笔意瘦挺,体势劲媚 赵体:开创赵体,风流著称。用笔圆转,清腴华润 教学活动过程 修订与补充 3、发现:“子”字字形长方,上窄缩,中横细长,向左右伸展。 弯钩粗重,向下伸展,书写时弯钩弧度不宜过大,起笔与出钩前顿笔宜在同一垂直线上。其他笔画须左右平衡。 4、再拓展同类型字“手”和“守” 教师总结【弯钩独撑?上下宜对】的规律。 ①子――弯钩独撑 ②手――把握中线。 ③守――上下宜对 三、练习时间: 1、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书写姿势正确。 2、学习小组对加部件后的完整汉字相互之间交流、评议。 3、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学生加部件后的完整汉字。 4、师生根据弯钩独撑,上下宜对的要求评议。 5、指导学生临摹。 6、组织学习小组间相互讨论、评点临摹作品。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很有意思吧,希望大家以后在写字上注意“弯钩独撑,上下宜对”的道理,在写字上有更大的的进步。 作业设计 完成第3课临写。 板书设计 弯钩独撑?上下宜对 ①子――弯钩独撑 ②手――把握中线。 ③守――上下宜对 课后反思 通过上节课学习“弯钩”这个基本笔画,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显得很轻松,掌握得很快,效果显著。学生书写时,要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的运笔方法及其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写字稍差的学生手把手地教,手把手地写。教学中发现有共性的问题,如笔画不到位,结构不合理,笔顺不正确,要及时提醒观察或教师重新示范,指导学生努力做到最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