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84603

山东省省实高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6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5232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省,6月,版含,Word,试题,语文
  • cover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山东省实验高中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2021.06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口普查是人口统计和人口调查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各国政府不同时期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最常用的调查方法。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的国家之一。人口普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时代。据《史记》记载:“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但《史记》中并没有记录确切人数。到了西汉末年,才有确切记载的人口统计数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有12233062户59594978人。东汉时,户口调查逐渐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制度,称为“案比”,案比每年定期举行。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全国人户“点闸对比”(户口清查),给每户编制了户帖。户帖类似今天的户口本,登载户主、家庭人口与户主的关系以及资产、职业等项目。这场人口调查,被西方学者推崇为全世界最早的“人口普查”。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总结前期工作情况和试点经验,推出了“黄册制度”。“黄册”统计内容更加详细,而且每十年就进行一次普查登记,成为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清代因袭明代的办法,建立了户口黄册制度。清康熙、雍正帝先后下诏把人头税并入田赋,即所谓“摊丁入亩”,此举引发了人口的激增。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总数突破1亿,而到了道光年间,当时的人口据统计已经有4亿多人。 整个20世纪前半期,“四万万同胞”成为人们对中国人口数量的共识。但确切的人口数量,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才有了准确统计。“一普”是新中国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学的调查方法开展人口普查,采用登记常住人口的办法,由户主到登记站登记。1964年的“二普”首次将“文化程度”“职业”等加入普查项目,调查数据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提供了可靠依据。1982年的“三普”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1990年,“四普”的调查项目增多到了21项。2000年的“五普”首次使用光电录入技术并建立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还首次采用长短表结合的调查方式。2010年的“六普”则首次将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 (取材于陈智、李冬云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相比以往历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在数据采集和信息安全保障上有较大进步。为提高数据质量,“七普”首次采集身份证号码,国家统计局还对身份证号信息进行了保密处理。电子设备和数据联网增加了便捷性,自主填报保证了私密性,这些都有效防止了信息泄露情况的发生。在高质量数据基础上,“七普”将更全面地反映中国人口变化态势。 “七普”针对流动人口的统计进一步细化,增添了出生地、5年前常住地等普查项目。流动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直接影响到未来各项政策与规划的制定。从商业角度看,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大的市场规模;从政府角度看,人口因素决定了基础设施的数量和布局。我国的人口集聚程度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度重合的特征。 国内外更关注此次普查数据对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影响。“十四五”时期中国老年人口占比将超20%,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七普”最终发布的数据,将对包括生育政策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