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386126

第12课 家乡物产 (共14张PPT含内嵌视频+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9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66691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2课,家乡,物产,14张,PPT,内嵌
    《人自然与社会》四年级 17.家乡物产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自然?社会》四年级第十七课,所属板块为“浙江物产”,教材提供了“阅读”、“活动”、“交流”这三个板块供学生学习并牵引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以对浙江的物产形成一定的认知,教材中为我们列举了水稻、茶叶、水产品、蚕茧、柑橘这几种物产,来例证我们的家乡浙江是一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教学时,我们应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补充,让学生感知家乡物产丰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浙江的乡土情怀,同时要合理区分物产与特产的区别,避免走入特产介绍的误区。 [学情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对家乡的物产也有一定的认知,但无论是认同上还是情感上都是浅层次的。因此,课堂上要尽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产为出发点,来唤醒孩子的生活经验,架起课堂和生活的桥梁,在了解家乡物产的同时,感悟物产给家乡带来的变化,以此来给家乡物产注入“情感因子”,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丰富的物产资源,并为之自豪。 2.通过讨论交流家乡的物产,感受家乡的富有,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3.在课堂内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学习成果成果;课外积极与他人分享家乡物产,做家乡物产的小小宣传使。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讨论交流家乡的物产,感受家乡的富有,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在课堂内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学习成果成果;课外积极与他人分享家乡物产,做家乡物产的小小宣传使。 [教学准备]: 课件;教师课前要了解学生的资料搜集情况,并加以了解,在学生介绍时适当补充。 [教学过程]: 一、由“茶”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大唐贡茶院照片),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你去过吗?那你知道这大唐贡茶院和什么有关呢?(茶) 2.是的,这可不是一般的茶,这是贡茶,让我们一起随着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吧。(课件,播放视频),从视频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3.今天老师也把这“贡茶--紫笋茶”带到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下面我们就一起分小组来观察观察吧。(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以4人小组开始观察活动。(2)各小组在小组内,看一看它的形状、闻一闻它的味道,摸一摸它的质感,说一说你了解到的它的知识。 3.学生交流观察发现,师相机引导。 4.师小结,这“紫笋茶”是我们长兴的名茶,也是我们浙江的名茶。看2018年,在全国茶文化博览会上,它又一次斩获金奖。(课件出示),那,在我们浙江,除了紫笋茶,你还知道哪些名茶呢? 5.其实,在我们书上39页,就有很多浙江的名茶,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6.(课件出示浙江名茶)看了这么多的浙江名茶,你想说什么? 师总结: 正如你们说的那样,浙江茶叶种类繁多,其实不仅它种类多,它的产量也丰富(课件出示,浙江茶叶的产量)此刻,你又想说什么? 7.是的,我们的家乡———浙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茶叶之乡。早在公元前5世纪,浙江就设有专业贡茶的御茶园,而如今浙江更是中国最大的产茶省份之一,我们省茶叶的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当然我们的家乡不仅仅茶叶丰富, 更是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家乡物产。(板书课题:家乡物产) (设计意图:正值采茶季节,以茶叶导入能自然而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活动能迅速地拉近学生生活与课堂的距离,让学生能快速融入课堂,有效提升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茶叶是长兴的物产,更是浙江省标志性的物产之一,由此既揭示了家乡物产的第一张金名片,也顺势导入揭示了课题。) 二、样广量多,感悟丰富 (一)天下粮仓,名不虚传 1.(课件出示图片:上山遗址出土陶片中的谷壳),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猜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