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强化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课件 讲课人 5.3.1 学习目标 01 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举措 (掌握) 02 清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掌握) 明太祖建立明朝后每日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生怕自己再做回乞丐,那么他思考的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如何加强君权,也就是如何把权利全部集中到自己手中。 那么他如何加强君权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1.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措施 元朝疆域范围 (1)在地方, 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思考: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三司的职能分别是什么呢? 元朝;民政、刑狱和军政。 阅读一则小故事: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这是大明的祥瑞,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的说不出话来。 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宫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即处死。这就是“胡惟庸案”,是明初四血案之一。 1.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措施 ①职责与关系:布政使司掌民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三司互不统属,分权鼎立,遇大事则三司合议,上报中央。 ②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措施 (2)在中央的措施 ①朱元璋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形成内阁制度。由于政务繁忙,朱元璋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1.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点睛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 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断。从根本上分析,这是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为了维护皇权,避免丞相权势过重,废除了丞相制度。 ②形成内阁制度。由于政务繁忙,朱元璋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1.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措施 (3)建立厂卫特务机构。朱元璋让保护皇帝的军队锦衣卫负责监视、侦查臣民的言行。后来,明朝皇帝又陆续建立了专门的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这些机构由宦官负责,可以不经过正常的法律程序,肆意侦查、逮捕、审讯臣民。东厂、西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 1.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措施 (4)设立“廷杖”制度。官员如果违背了皇帝的意旨,就会在殿廷上挨板子。 2.清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1)清朝初期的中央政权机构 ①仿效明朝制度,在中央设内阁、置六部。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为清朝最高执行机关,各部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入关以前尚书均由满人担任。1644年规定尚书及侍郎满、汉各一。 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五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都察院。 2.清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1)清朝初期的中央政权机构 ②保留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经决定,连皇帝也难以改变。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议政王”与“议政大臣”集议诸事的一种议政形式,在清朝前期相当长的时间里,为皇帝指挥下议处军国大政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与八旗制度及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密切相联的。在清初权力很大,一旦决定事务连皇帝也不能改变,故而随着皇权的集中被逐步削弱。1791年十月二十四日,乾隆帝下谕将其撤销。 2.清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2)君主集权的强化———设立军机处 2.清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1)清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