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402615

5.2.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课件(26张PPT)

日期:2024-12-20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21106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2.2,进步,思潮,世俗,文化,课件
  • cover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课件 讲课人 5.2.2 学习目标 01 进步思潮的背景 (了解) 02 进步思潮的表现 03 明清时期世俗文化的表现 (了解) (掌握) 相关史实 四大名著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按照成书先后顺序)这四部巨著。 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1.明清进步思潮 背景 元朝疆域范围 明清之际统治阶级极端腐败,正统礼教遭到怀疑。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代表新兴市民工商阶层利益,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1.明清进步思潮 表现 黄宗羲对高度强化的皇权进行深刻的批判 ①黄宗羲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指责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②黄宗羲呼吁士人普遍参政、议政,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等主张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浙江余姚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 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长子。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明太祖朱元璋 1.明清进步思潮 表现 “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观念受到挑战 ①明朝中后期,商人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社会地位也在逐渐提高 ②晚明时期,伴随商业化程度的日渐加深,拜金逐利成为社会风尚 2.世俗文化 小说 小说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 (1)发展:明清时期的文化领域里,小说异军突起,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 (2)代表:明清小说中最著名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誉为“四大名著” 2.世俗文化 世俗文学 世俗文学勃兴 (1)兴起:明朝中后期,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勃兴,商人、机户、手工工匠、当铺老板、酒店掌柜和游民等形形色色的市井人物,成为文学作品描绘的对象 (2)影响:这些作品生动细腻地反映了城市平民阶层的人生理想和社会心理,成为展现明清社会风貌的多彩画卷 2.世俗文化 服务业 各种服务性行业日益兴盛 (1)原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镇的繁荣,带动各种服务性行业日益兴盛 (2)形式:以观赏戏曲为主要娱乐形式 (3)影响:使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2.世俗文化 徽班进京 2.世俗文化 徽班进京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给高宗弘历祝寿,从扬州征调了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入京,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此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中,六班逐步合并成为著名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当时正是地方戏曲勃兴、花雅争胜的时期,一些新兴的地方剧种,如高腔(时称京腔)、秦腔等已先行流入北京。 2.世俗文化 服务业 京剧初步形成 (1)背景:清朝中后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的地方,出现了各种地方戏百花争艳的局面。先是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接着,湖北的汉调也传入北京 (2)形成:以徽、汉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了一个新剧种———京剧 (3)特点: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艺术程式,发挥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综合运用唱、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