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03713

初中物理课标版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3节测量密度 (共16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9113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密度,PPT,16张,测量,3节,初中
  • cover
(课件网)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八年级物理科教版·上册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新课引入 思考并回答: 学习目标 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或固体的体积 1 通过实验测量固体的密度 2 通过实验测量液体的密度 3 知识讲解: 1.认识量筒 观察你所用的量筒,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量筒上的单位是毫升(mL) 毫升(mL)和升(L) 常用作液体的体积和容器的容积的单位: 1mL=1cm3 1L=1dm3 1L=1000mL 量筒的量程是0-50mL 量筒的分度值是1mL (3)量简的分度值是多少? (1)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 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知识讲解: 2.量筒的读数 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____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___mL. 强化训练 用量筒量取液体,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6mL B.小于6mL C.等于6mL D.无法确定范围 A 注意   1.量筒读数时,如果液面是凹形,视线应与凹形的底部相平;如果液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的顶部相平; 2.量筒读数时,如果俯视,所读示数将偏大;如果仰视,所读示数将偏小。 知识讲解: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测量盐水的密度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烧杯、盐水 (3)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液体的密度ρ=_____ 实验操作1: 请同学们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 的密度 知识讲解 2.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烧杯、水、细线、小石块 (3)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得小石块质量m; ②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体积V1; ③再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放入水中浸没,记下体积V2,得V =V2-V1; ④小石块的密度ρ= 实验操作2: 请同学们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 的密度 知识讲解 (1)测液体密度时,若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再称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由于烧杯内液体倒不尽,会使得所测体积偏小,所测密度偏大,误差较大; (2)测固体密度时,如果先测体积,会使得物体表面有液体残留,造成所测质量偏大,所测密度偏大,误差较大 。 注意 在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物理兴趣小组讨论形成了以下方案: A.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 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 D.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 (1)以上方案中的步骤,其正确顺序是_____(只填写序号即可)。 (2)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 (3)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 (4)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时,老师指出该方案误差较大,请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结果。  BCAD  取下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达到平衡 强化训练 所测液体的体积准确,在测量液体质量时因为有部分液体残留在量筒中,导致所测液体的质量偏小,因此所测液体的密度值比实际值偏小。 知识总结 1.小元同学在完成“测量某小合金块密度”的实验中,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合金块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合金块和水的总体积。 C.将小合金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橫梁恢复平衡。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