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15576

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2.3 海陆的变迁 教案

日期:2024-05-1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414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海陆,变迁
  • cover
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能说出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 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六大板块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难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的成因 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 学科资源 地图册、挂图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备注(修改) 一、导入 先播放一段成语故事《沧海桑田》的FLASH动画,教师提出问题:地球上是否真有沧海桑田的变化呢? 二、新课 1.沧海桑田 实例1: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实例2: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谁能来给我们分析一下这两个例子。 通过更多的图片实例展示,让学生对地形的变化有更多感性的认识。 归纳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 2.大陆漂移 介绍德国地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通过对各种证据的筛选和“大陆漂移假说”的演示,使学生掌握并会运用这一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3.板块运动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出示红海、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其介于哪些板块之间,并通过箭头明确两侧板块运动特点,由学生分组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红海不断扩张,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这些地理现象,对红海、喜马拉雅山变化做出预言,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了解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位置,然后利用“六大板块分布”图与“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叠置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 三、拓展 思考:我们该如何避震? 自然演化,简单介绍浦东的成陆过程。 人类活动,补充浦东国际机场的建设中学习日本,填海造陆。 补充新西兰、汶川地震的内容,将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思考如何避震,是对本节课的知识延伸,也是让学生知道该如何预防地震带来的伤害。 板书设计 一、沧海桑田 二、大陆漂移 三、板块运动 1.六大板块 2.火山、地震带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预备年级学生年龄还小,兴趣往往会支配着学习行为。FLASH生动的画面不仅让学生理解沧海桑田的含义,而且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课堂上。 本节课补充了很多内容,“沧海桑田”中补充了很多与上海有关的知识。地震、火山和板块运动的关系密切,最近新西兰发生了地震,我也将这一素材运用到课堂内,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感觉地理实在是太神奇了,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