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16395

沪教版七下1.2农业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第一课时) 教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6743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分布,教版,七下,农业,农作物,第一
  • cover
1.2 农业的分布(第1课时) 农作物的分布 一、背景分析 (一)设计说明 上海市区的学生对农业生产的相关内容了解很少,以往的教学往往偏重于农业知识的传达,如简单地引导学生读图找位置,继而记忆农作物的名称及相关的位置名称。这种枯燥的名称罗列、记忆,仅仅停留于就事论事的作物分布和单纯的景物欣赏。而且大多数学生面对地图,缺乏深入有效地获取农作物信息的能力;面对我国主要农作物,学生缺乏将农作物与地形地势、气温、降水、河流等地理要素有机联系起来的自觉。 正是基于这些思考,在本课设计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架设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桥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对于多种农作物的分布,为避免学生认知活动的单一,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境(如生活寻忆、图像和谜语等载体的赏思)中学习探究,利用先前已经掌握的知识,学习以多维度视角探究地理问题,发现并分析事物与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本教学设计参考了《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上海市初级中学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力求使本教学设计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切合二期课改的地理教学理念和要求。 (二)课程标准分析 《1.2 农业的分布》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初中地理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农业及其地区差异”部分的第二节,包括“农作物的分布”、“三大林区”、“四大牧区”三部分内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主要是第一部分“农作物的分布”。 这部分内容在《上海市二期课改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标注的学为B级。具体要求是“运用图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分析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所以教师将对农作物分布的学习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以南北美食的地区差异的分析为切入点,以各类地理图表的阅读为抓手,探究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与原因,学习分析农作物分布特点的方法,养成“论从图出”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三)教学内容分析 “农作物的分布”包括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的分布和主要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花生、甜菜、甘蔗等)的分布。这部分内容既是对之前所学的“地形与地势”及“气温与降水”、“河流与湖泊”等相关知识的渗透演绎,又是我国农业分布的重点,为后面展开学习四大农业区的特点打下基础。 因此,教师设计了“影响我国水稻和小麦分布的主要地理因素”的合作探究活动和“主要糖料作物和油类作物分布”的地图填绘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利用先前已经掌握的知识,学习以多维度视角探究地理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和创新的意识,发现并分析事物与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问题。 此外,在《1.1世界农业大国》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晓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四大部门,而“农作物的分布”中涉及的农作物主要属于种植业,并且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不强,故在教学中教师的合理引导和有益补充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制作了名为“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的微课视频,呈现了大量学生耳熟能详的各地特色美食图片,一方面意在从学生感兴趣的“各地特色美食”入手,找出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的课程理念;另一方面在美食的地区差异与各类农产品的分布特点之间架设“桥梁”,引导学生学习归纳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即透过生活现象(各地的美食差异)归纳出四大农业部门的分布规律(西部地区以牧区畜牧业为主,东部地区以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为主),为后续学习粮食作物的分布奠定方法基础,也为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到东部地区的种植业生产做铺垫。 (四)学情分析 我校的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胜心和上进心。经过近2年的地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