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2158

美苏争锋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8116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美苏,争锋
  • cover
(课件网)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政治力量(国 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 态。如近代国际格局主要是以英国为霸主的欧洲中 心格局。 ◆本专题主要概述二战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阶段: ①二战后初期,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②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逐步出现多极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局面; 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开始兴起。 ③20世纪80、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 美苏争锋 新课程人民版必修1 另一侧是什么样? 眺望亲人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家与国为什么会分裂? 是谁在主宰这一切? 二战后的美苏 工业产量占53.4%;出口贸易占32.4%;黄金储备占74.5% 军队1200万;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拥有原子弹 当时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说:“美国今天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 1、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2、兼并了一些其他国家的领土,国土空前辽阔; 3、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和显示出的巨大能量,使它在全世界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美苏为什么在战后能够主宰世界?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丘吉尔说过:“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俄国熊和北美野牛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是可怜的小毛驴? 二战前后大国的兴衰 1946年3月,丘吉尔访问美国时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背后,座落着所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首都……所有的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为什么丘吉尔说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其目的何在? 不要忘记以下情况,德国人侵入苏联,是经过芬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着善意态度的政府。 ———斯大林 从盟友到对手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 美苏为什么会从盟友变成对手? 战时共同敌人消失了 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冲突(根源) 争锋之一:杜鲁门先声夺人 斯大林以牙还牙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义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我们头上。” ———杜鲁门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争锋之二:马歇尔巧援欧洲 莫斯科力组互助 “美国应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美国“政策 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 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任何政府愿意协助复兴工作 的,都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政府图谋阻挠别国复兴工 作的,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 自由制度是什么制度?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杜鲁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