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28634

晋教版七下10.5 尼日利亚──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5-1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044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七下,10.5,尼日利亚,非洲,人口
  • cover
教学设计表 课题名称:10.5 尼日利亚———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科年级: 七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晋教2011课标版 一、教学背景分析 解读课程标准 1.课标内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认识国家的课程内容有9条,“尼日利亚”一节可以承载以下3条内容。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课标解读 对课标要求的理解 关于尼日利亚地理位置除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外,要重点关注其海陆位置,突出其“临湾、近海、沿河”以及陆上接壤四个邻国,海陆兼备的特点,体现了地理位置优越性。 尼日利亚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河流分布及特点,要对自然要素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识别和推理,如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影响气候,河流又受气候、地形和地势影响。由于尼日利亚地势起伏不大,分析尼日利亚农业类型及分布时重点放在气候差异。 尼日利亚是能源大国和人口大国,工业部门和分布特点要结合矿产和原材料产地进行对比,尤其突出石油产区和棉花种植区,说明其经济发展迅速,被称为“西非经济巨人”的原因;同时指出其经济水平比较低,对能源和原料依赖性大的特点,为中、尼“南南合作”项目提出埋下伏笔。 如何落实课标要求 本课涉及的图像系统较复杂,既有不同专题、不同类型的地图,又在不同区域尺度之间频繁切换,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地图阅读的指导,将地图阅读的过程转化为学生感知、理解地理世界的过程;同时将读图融入到探究情境中,渗透地理规律、学科思维及人地和谐发展理念。 课堂改革设计理念 从生活中学习地理。以音乐、文化、生活、时事热点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图是生活、工作的必需品,创设真实情境,把地图阅读指导和地图运用贯穿教学始终。 (三)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九章认识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黑种人的故乡》在第十章认识国家部分的延续和细化,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缩影,区域认知范围更小,内容更具体,特征更鲜明,丰富了学生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认知。符合从一般到特殊,从宏观到微观,区域尺度由大到小的认知规律。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心理和生理方面:七年级学生对未知区域好奇、关心时事、有探索新知识的热情,喜欢得到表扬与鼓励;但是学习状态波动大,对枯燥的讲授不能保持足够的专注力,遇到挫折容易气馁。要借助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探究情境,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 知识和能力方面: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学习中已建立对尼日利亚的初步印象。通过本章四个国家的系统学习,基本掌握了学习国家的方法和读图、分析的能力。但对河流分段及不同河流水文特征与气候、地形的关系没有形成概念意识,识别和推理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的能力比较弱,综合分析的思维习惯没有养成。 二、教学三维目标 本课的文字系统有两个知识点———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非洲的经济大国之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为什么学习该区域的原因,是我国地缘政治的典例。图像系统主要是空间分布图,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树立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的地理观。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大小不同比例尺地图说出尼日利亚的地理位置、国家概况。 (2)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尼日利亚的自然条件,识别并推理自然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在自然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图分析尼日利亚农业、工业及人口分布特点、影响因素。明确知道该国是非洲第一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