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35871

2021年高考作文上海卷深度解析及范文2篇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99次 大小:217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1年,高考,作文,上海,深度,解析
  • cover
2021年高考作文上海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 ?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以并列对举的方式点出人们认识事物价值的两种对立的现象,“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不尽如此”除表不完全反对。这是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意在引导考生思考,什么是“事物的价值”?如何认识“事物的价值”?认识“事物的价值”与时间的关系?核心概念是“事物的价值”,时间与价值的关系是作文立意的原点。第二句是对写作主体的角色定位。第三句是要求,提示考生扣住关键词来思考。考生可以选取一个角度说开去。 2.典型任务的限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第1句话要求考生针对材料中的两个对立观点表达看法,思考“事物的价值”及认识“事物的价值”与时间的关系。两个“你”强调作文必须有主体意识,当代中学生———我”的“看法”和“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认识”是一个复杂的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人也只有在不断的“认识”中才能成长,才能不断走向成熟。对“事物的价值”的认识可大可小,大可至宇宙万象、历史长河,小可至生活琐事、一己得失。考生有话说,有自己的话说,也能说得好。对“认识”的认识可以区分思维的品质,这是命题的重点,也是题目的价值取向。作文材料能有效引导考生主动思考、在思考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构建独立的“认识”。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对材料中的两个对立观点可以任意选择,见仁见智。“不尽如此”除表不完全反对,还进一步提供了创新的可能性。只要扣住“价值”和“时间”这两个关键词,可选择的立意是多样化的。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扣住“事物的价值”“时间”,考生可以展开丰富联想。材料中“事物的价值”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情感体验,会有不一样的“认识”;而“认识”的过程因人、因时、因地也会不一样,所谓时过境迁。难能可贵的是时过境迁的反思。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对“价值”的理解和“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的提高和情感的丰富,一定会有不同体验的感受。“事物的价值”的发现,有的是不经意之间,有的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有的会经历很多的曲折,有的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考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议论,写成论述类文章;可以记叙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写成叙述类文章;也可以抒写感悟写成散文。 解题 2021年上海高考作文延续了平实平稳的命题传统,材料简短,要言不烦。不在审题上给考生绕弯子,注重考查考生思维的深度和语言的表达,突出考查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本题可以看作任务驱动型作文,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材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以并列对举的方式点出人们认识事物价值的两种对立的现象,或赞成,或否定,或创新,为考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空间。这是“情境”。第二句是对写作主体的角色定位。第三句是要求,提示考生扣住关键词来思考。考生可以选取一个角度说开去。未作文体要求,意味着可以任选文体,但文体特征须明显。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时间可以验证价值。 2.时间不一定能验证价值。 3.时间验证的是你努力的价值。 4.实践是认识价值的不二法门。 …… 偏题立意: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未抓住核心概念,大而无当。) 2.我的“价值”我认识。(忽略二元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