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45731

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作文题及下水文13篇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43次 大小:460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1,年全国,新高考,高考,语文,作文题
  • cover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及下水文13篇 文题回放: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目录 一:勤自锻炼,何弱之有?(覃传金) 二:脑勤、心勤、手勤(张晓春) 三:强者需自勉,弱者需自勤(贺小青) 四:盛衰之理,岂非人事?(佘昌献) 五:强弱之道,存乎于心(万安) 六:居弱图强绽光芒,风物长宜放眼量(刘曾珍) 七:弱乎?强也!(万爱萍) 八:强弱之变,贵在自强不息(尹超) 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时问新) 十:铁肩挑重担,吾辈尚自强(孙维) 十一:内外兼修,共筑荣光(胡爱华) 十二:慧眼识强弱,潜心育栋梁(石东海) 十三:强体魄,育精神,实现逆袭(张真和) 一: 勤自锻炼,何弱之有? 覃传金 毛泽东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因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只有勤自锻炼,才能增益其所不能,永葆身体强健。 身体锻炼如此,人的品德、智力、审美、劳动等方方面面又何尝不需要勤自锻炼呢? 德不可不勤修也。“德,才之帅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早就指出。从古自今,该有多少人德不配位,折戟沉沙。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为人勇猛,富有韬略,在军队中有一定的威信,起义之初他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入主京城,受到了百姓的夹道欢迎。可就在短短的40余日,他放纵军队抢钱抢粮抢女人,自己也忙着登基为帝,很快就败光了民心,不久被迫退出北京,数年后死于非命。一代枭雄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忘了初心,放纵私欲,焉能不败?德不可不勤修也。 智不可不勤增也。荀子在《劝学》中说“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韩愈在《师说》也曾这样嘲讽“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结果他们的智慧反而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就是不学习的结果。“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少而学者如日出之阳,壮而学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之明”,我们要珍惜年轻的有利条件勤学不辍。 审美不可不时时进也。“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善于发现美,懂得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用美去净化我们的心灵,装点我们的生活,前提是我们有健康的审美观。美的标准因世而变,随时而变,因事而异,因人而异,纷繁复杂,我觉得当代青少年要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时代正能量之星。不仅要追袁隆平、吴孟超等院士,也要追汪勇、熊庚香夫妇等平凡英雄,更要追身边的先进典型。同时也要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诱惑,夯实真善美的根基,坚守真善美的底线。 劳动不可不天天做也。这里的劳动既指体力劳动也指脑力劳动,我们尤其要提倡多做体力劳动。首先是端正劳动态度,劳动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锻炼。学习之余,给班级换桶水,或是弯腰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不也是一件愉悦身心的事吗?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积极承担班级的卫生打扫,不也是一种锻炼嘛?欲扫天下,先扫一屋。勿以事小而不为,勿以事难而怕为。把劳动当成一种习惯,就像每天听课做作业一样,不断改造观念,不断提升能力。 勤自锻炼于个人如此,于组织于国家又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