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派的画家们》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印象派产生的时期、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 2.通过作品欣赏、知识讲解、笔法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感悟印象派作品光与色的关系,尝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化。 3.激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 教材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是“欣赏·评述"课,教学内容安排一课时来完成。教科书通过对印象派画家及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印象派的产生时间、背景,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并且能运用印象派特点临摹创作。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印象派的概念;印象派的主要画家;印象派对自然光与色的感受;印象派对自然光与色的表现技法。教学中,让学生领略到印象派探索的原则和表现形式,分析光与色千变万化的依据,以及各个艺术家的作品风格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体会印象派作品对光与色的感受。 难点:掌握印象派的表现技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准备:油画棒、砂纸、多媒体、印象派画家的相关画册。 六、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当你在上学或者游玩的路上看到一处美景,会以什么方法或形式将它留住呢? 19世纪的法国有一位画家,他主张人们“走出去”到户外作画。下面有两张他的作品大家一起来看一看,你觉得他描绘的是什么? 天空大师欧仁不丹,这位大师发掘了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并且将他的技法和理念倾囊相授。许多年后,这个年轻人和他的朋友们掀起了一场艺术史上的革命! (引出莫奈)引出课题《印象派的画家们》带着问题走进印象派。 引导欣赏,分析深人。 出示莫奈《日出印象》,这幅作品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当时的艺术评论家们是怎么评价这幅作品的。(图文说)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论呢? 对比主流的画派风格日出印象这幅作品确实给人一种潦草未完成的感觉。难怪当时的艺术批评家勒鲁瓦以这幅画的名称来讽刺与莫奈作品相同风格的绘画为“印象派"这一本意为嘲讽的名称,恰好符合立志革新的莫奈等画家强调真实地表现客观对象瞬间印象的艺术主张。印象派也就这样孕育而生。 欣赏作品,加深体会 出示作品《卢昂大教堂》这四副作品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他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从光线、色彩角度引导 教师总结:印象派的特点:崇尚人文,热爱自然,真实的表现自然。画家们在长期的写生过程中发现,光线对色彩的影响很大,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同样的景物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色调。 对比主流审美与印象派的绘画特点,从颜色、笔触、场景、题材等方面入手。 欣赏作品,从作品中加深对印象派作品特点的理解。 七.尝试表现,技法体验: 1.展示莫奈的《睡莲》,让学生分析画中不同的笔触,并说说这些笔触用在了画面的什么地方?学生讨论。师生总结:点的笔触一一睡莲;竖的笔触———水面;横的笔触———远处莲叶;曲线的笔触———近处莲叶。 2.在其他印象派画家作品中寻找笔触特点以及光影特点 3.印象初体验 选择一副你喜欢的印象派作品进行临摹(鼓励写生),教师巡回辅导,强调作画时应注意的事宜,巧妙运用笔触及色彩特点。 兴趣拓展 晚年的莫奈患了白内障,作画风格有什么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