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457259

2.3 蚕宝宝大变样 教案

日期:2025-10-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363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宝宝,变样,教案
  • cover
第3课 蚕宝宝大变样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蚕通过几次蜕皮之后,便要吐丝作茧,在蚕茧中,蚕蜕变成蚕蛾,破茧而出;知道蚕作茧需要寻找角落的地方,了解“蚕山”可以帮助蚕作茧;通过观察发现蚕蛾的特点,能描述蚕蛾及其产卵的过程。 2.科学探究 能坚持观察和记录蚕的生长变化;通过观察多只蚕作茧的过程,发现蚕作茧的共同点,并思考其原因;比较蚕蛾和蚕宝宝在外形和生活习性方面的不同,发展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3.科学态度 感受蚕完整的生命周期,具有发现问题、进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多只蚕作茧的过程,发现蚕作茧的共同点,并思考其原因;比较蚕蛾和蚕宝宝在外形和生活习性方面的不同,发展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难点: 能坚持观察和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蚕、搭建“蚕山”的材料、剪刀、放大镜。 教师准备:PPT演示文稿。 教学时间: 本课吐丝结茧和破茧而出需要间隔很长一段时间,需要教师合理安排上课的时间。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本课建议安排2课时,间隔一定的时间完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回顾:蚕经过几次蜕皮的变化? 提问:最近有同学反应蚕宝宝又不吃桑叶了而且浑身通明透亮,你们遇到过吗? 3.学生汇报 4.小结:蚕宝宝不吃桑叶了而且浑身通明透亮……这是它要吐丝结茧了。 二、观察蚕宝宝“作茧自缚” 1. 任务:仔细观察,并记录它们吐丝结茧的过程吧! 2.观察并交流:蚕喜欢在什么地方吐丝结茧。 3.学生汇报 4.讨论:蚕吐丝结茧的地方有什么共同特点?对蚕结茧有帮助吗?如果没有这样的地方,而是在平面的地方,蚕会怎样呢? 三、制作“蚕山” 1.介绍“蚕山”:南宋画家楼璹(shú)画的《耕织图》中,记录了古人用稻草扎成“蚕山”,帮助蚕宝宝吐丝结茧。 2.制作“蚕山”:我们也可以做个“蚕山”,帮助蚕宝宝结茧。 3.学生进行制作 4.展示与点评 四、蚕丝的用途 1.介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缫(sāo)丝工艺从蚕茧中抽出蚕丝,再用蚕丝织成丝绸。这些美丽的丝绸通过陆路和海上运到中亚、非洲和欧洲,成为著名的丝绸之路。 2.蚕丝还有什么其他作用吗?课后搜集资料。 板书设计: 蚕宝宝大变样 1.蚕宝宝又不吃桑叶了而且浑身通明透亮———结茧” 2.制作“蚕山”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探索蚕茧里的秘密 1.问题导入:蚕茧静静地躺在那里,里面有变化吗?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在蚕茧中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有什么办法进行观察吗? 2.学生讨论 3.小结:我们可以从外部进行观察,比如:轻轻地摇一摇,感觉里面物体的软硬;通过光亮看一看里面物体的颜色。还可以把它剪开吧! 二、观察蚕茧 1.外部观察:首选我们一起从外部观察,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2.学生观察 3.交流汇报 4.内部观察:同学们通过外部观察以及推测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把蚕茧剪开。(老师提醒剪开的时间在结茧3~4天为宜,因为这个时候幼虫已经蜕皮变成蚕蛹了。提醒学生注意剪开的时候,要避免剪到里面的蚕,只把蚕茧的表面剪开就可以了。) 5.实验操作:学生剪开蚕茧并观察剪开的蚕茧里面的蚕,它已经大变样了,由白白胖胖肉嘟嘟的蚕宝宝变成了茶褐色、枣核型的没有“足”的奇怪东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蚕蛹,能够看到它上面的条纹和眼睛、触角、翅、腹部等身体结构,这个就是蚕蛹,它的身边还有一个蜕下来的皮。 6.小结:蚕蛹是在蚕卵、蚕幼虫之后蚕的又一个生长阶段。这个阶段它是在蚕茧中度过的,不吃也不动,想一想蚕茧对蚕蛹来说有什么作用呢? 三、观察破茧蚕蛾 1.问题:蚕蛹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继续分别观察未剪开的蚕茧和已经剪开暴露出来的蚕蛹,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记录和交流你的发现。 2.把蚕茧放在通风的地方,10~20天左右蚕蛹就会变成蚕蛾,破茧而出了。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