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69811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

日期:2024-05-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12337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统编
  • cover
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科素养 1.政治认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坚信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实践创造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科学精神: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帮助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明确实践确立实践是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理解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理解实践的含义与特点。 ◆理解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列举生活实例,根据相关原理,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确立实践是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四)议题设置 总议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分议题: 1.如何理解认识与实践? 2.实践与认识有什么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学过程 习语诵读———导入新课 ①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马克思、恩格斯把生产力的发展看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把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2004年7月,习近平在浙江省委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2016年5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③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2017年10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2018年5月,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⑤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2018年3月,习近平在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习语堂间 ———活动设计 总议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一部分:认识与实践 分议题1:如何理解认识与实践? 材料1: 老子提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胜任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荀子提出,没有什么“生而知之”,而是“求之而后得”,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