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71617

11《醉翁亭记》第2课时课件(共27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1094609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醉翁亭记,课时,课件,27张,PPT,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把握其精神实质。 2.熟读课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坚持熟读成诵,在诵读中积累语感,加深理解。 4.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 5.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及其积极意义,培养高尚的情怀。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在诵读中领悟文章的音韵美。 2.分析课文思路和写法,感悟文章的意蕴美。 【教学过程】 一、品味文章的音韵美 1.寻读,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理由 教师予以分类点拨和提示,学生反复吟咏。 (1)细细地读,读出句式骈散结合的特点。 预设:在散文中穿插大量骈句,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既整齐华美,又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易于熟读成诵,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 课件出示: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2)美美地读,读出“也”“而”的深婉咏叹。 预设:“也”和“而”字贯穿全篇,却没有重复累赘之感,反而使人觉得委婉有致,摇曳多姿,增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韵律独特,抒情绵长。可设计一些小问题,如把“而”或“也”字去掉,再比较效果,让学生感受其韵味。 课件出示: (1)环滁皆山也。(表判断,语气肯定)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表判断,语气肯定。去掉“也”,肯定的语气就减弱了)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陈述,语气较为和缓) (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表判断,肯定语气,“也”字表现出一种得意的心情,富有深意,去掉后语气显得平淡)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陈述,语气较为和缓,有感叹的意味) (6)朝而往,暮而归。(“而”起着调整音节的作用,轻读) (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而”字调整音节,轻读,使语气更为舒缓) (8)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转折,重读)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面一个“而”起调整音节的作用,轻读;后面一个“而”有转折意味,可重读。“而”“也”增添了浓浓的抒情味) (3)实实地读,读出语言平实简明的风格。 本文文字简练,也不用难字,不堆砌辞藻,语言很生活化、口语化,显得平易流畅。 课件出示: ①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写尽滁州环山的特点) ②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杂然”写出了野味野菜摆放的状态,有画面感) ③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寥寥数语就交代了“醉翁”一号的来历,明白流畅)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简洁明确地点明了醉翁的情趣) ⑤射者中,弈者胜。(六个字写尽投壶和下棋的场景,给人想象的空间) ⑥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明白如话) 2.听读,播放音频展想象,欣赏语言韵味 3.吟读,放声吟诵感受美,陶冶美好情操 二、赏析文章的意蕴美 1.自读,读出每段的主要内容 预设: 第1段:介绍醉翁亭周边的环境及名字的由来。 第2段:描写山中早晚和四季之景。 第3段:描写滁人游和太守宴的场景。 第4段:叙述日暮而归的情景,点明太守姓名和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 2.辨读,读出每段的写法特点 (1)点名读,读出第1段的写法。 预设:以“环滁皆山”总起,仿佛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醉翁亭,如层层剥笋,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移步换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大到小,由远及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