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7375

2012苍南县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复习会资料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73472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2,南县,初中,语文,学业,考试
    试卷讲评课 一、导入 今天这堂课我们来讲评开学时考的那份试卷,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新的收获和启示。 二、整体分析 书写———取得高分! 知识积累与运用———取得佳绩! 现代文阅读———有待提升! 古诗文阅读———失分惨重! 作文———众望所归! 三、讲评试卷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6、(1)你们首先来到江心屿,这里正举行“一幅对联,叫响山水温州”的活动。请你参照上联,利用所给材料,帮助游客对出下联。(2分) 上联:乌岩岭云雾飘渺,风景秀丽惹人醉。 下联材料:江心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千百年来,历代名贤留有叹江心屿诗章约1000多篇,墨宝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下联 ▲ , ▲ 。 错因分析: 学生一:江心屿历史悠久,历代名贤墨宝多。———词性不相对 学生二:江心屿景观丰富,墨宝丰富令人叹。———内容不相关 学生三:江心屿历史悠久,墨宝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字数不相同 对联基本要求:“三相” 1、字数相同 2、词性相对 3、内容相似 正确解答:江心屿历史悠久,墨宝丰富令人叹。 ★(2)游客想沿着温州文化名人的足迹游玩,并且列出了三组“名人和景点”,请作为导游的你选择一组给他们介绍名人在这个景点上留下的文学踪迹。(3分) ① 谢灵运 池上楼 ②陶弘景 楠溪江 ③朱自清 梅雨潭 正确解答: 谢灵运登上池上楼写下了名篇《登池上楼》,描绘了池上楼附近初春浓郁的春意; 陶弘景游楠溪江,写下《答谢中书书》,描绘了楠溪江奇丽的山川美景; 朱自清赏梅雨潭,写下充满诗意的散文《绿》,形象地描绘了梅雨潭“奇异”“醉人”的绿。 考点讲析:《复习导引》第36页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充分熟悉当地地域特色,适当关注社会热点。 小结:透过第六题我们明白在综合性学习方面,我们要多了解温州文化。 (板书:了解温州文化) (二)现代文阅读 1、展示统计表 得分率特别低的是第9题,比较低的是第13、15题。因为第9题和第13题题型相似,我们就着重分析第13题和第15题 2、讲解语段(二) ★第13题:本文有不少精彩的语句值得细细品味,请从文中(A)、(B)句任选一句进行品析。(A)背影看起来,真小啊,小得像一枚皱褶的核桃。 (B)母亲犹如一棵老了的树,在不知不觉中,它掉叶了,它光秃秃了,连轻如羽毛的阳光,它也扛不住了。 考点讲析:《复习导引》第48页 文学类作品阅读的方法指导———理解和品味语言,必须仔细体会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意义和深层含义、作用及表达效果。 错因分析: 第13题 学生一:A句,用打比方,说明母亲身体矮小,只有核桃那么大。———文体知识混淆 学生二:B句,作者把母亲比作老了的树,说母亲为这个家直到自己连最后一点力也没有了。表现了母亲的衰老。———表达不够深入 正确解答: 第13题: (A)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背影比作皱褶的核桃,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母亲日渐衰老的样子,表达了儿女的无比心痛之情。 (B)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比作老了的树,轻得连阳光也扛不住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为这个家奉献了毕生精力后青春不在,表述了儿女无比心酸的感情。 答题规范:角度(描写方法、修辞、字词、感官等) +表面内容+深层作用(作者情感或人物形象);答题模式:运用了 ,写出了 ,表达了/歌颂了/表现了 。 拓展延伸 1、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头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絮说”、“竖起”、“摇”、“点着”等动词生动地描绘了长妈妈喜欢背地里说闲话的神情,表现了她没有文化、饶舌多事的粗人形象。 2、“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 阿妈,恭喜恭喜!’ 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