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79348

9 精神的三间小屋【统编九上语文最新课件配教案版】课件(共27张PPT)+教案

日期:2024-05-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43937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教案,PPT,27张,精神,最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理解作者关于构建个体精神世界的观点。 2.把握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3.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内心世界,积极建构个体的精神空间。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如果你有几间可以自由支配的小屋,你最想用它来装什么呢? 预设:美食、玩具、书籍之类…… 师:人们不仅要有物质需要的满足,更要有精神旨趣上的满足。毕淑敏有三间精神的小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看看她在自己的精神小屋里装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置问题并顺势利导,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做好批注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毕淑敏,女,1952年生于新疆,后随父母迁居北京。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地区部队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1987年发表处女作小说《昆仑殇》。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短篇小说集《白杨木鼻子》,散文随笔集《婚姻鞋》《素面朝天》《提醒幸福》等。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 2.自主读悟 学生自主阅读,扫清字音、字形、词义障碍(可参见《状元大课堂》P64“字词清单”),结合阅读提示和教学目标边读边做批注,初步生成问题,为避免问题过多、过杂,教师可引导学生将问题归类,并加以补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提示和学习目标做批注,生成问题,提升学生自主读悟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既联系考点又培养能力。 三、细读课文,解决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整理,最后各组分享探究所得,教师适时引导并加以补充。 1.明确观点 跳读课文,找到阐述三间小屋各自内涵的语句,先确定三间小屋各自的内涵,再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1)探究:作者是怎样提出观点的?观点是什么? 预设:作者通过对三间小屋的内涵及其关系的论述,在第19段提出自己的观点:三间小屋象征个人精神的栖息地,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真诚地修筑自己的精神空间。 (2)探究:第二间“精神的小屋”装的不是精神类的东西,而是“事业”,这如何理解? 预设:在作者看来,事业对精神有“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能使精神愉悦,同时也使精神世界在事业的“濡养”下充沛,富有生命力。但是这个事业很难一下子就找到,往往需要耗费半生,等人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剥去金钱、地位这些附着于事业上的光环,才能追寻得到。所以,第二间小屋盛放事业,指向的是个体精神的纯粹和充沛,可以说从精神的层次来看,这比第一间小屋盛放的喜怒哀乐之情有了较大的提高。 2.分析思路 按照“引入话题—论述观点—总结深化观点”的思路理清文章脉络。 (1)探究:文章是如何提出论题的? 预设:文章开篇,通过引用名言和类比的方式,引起话题:“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第2段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形容他人豁达大度时常说的熟语。这两句话,都借助空间来描述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作者借此将抽象的精神世界与具象的空间概念关联起来,提出“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的问题。之后,作者继续用类比的方式,从实际居住的“两居室窄巴点,三居室虽说并不富余,也算小康了”,自然地引出为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的论题。 (2)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预设: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文章题目;内容上,提出建议,把“精神小屋”扩建为“精神大厦”,深化文章中心。 (3)探究:明确文章的结构层次。 预设: 第一部分(第1—6段):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第二部分(第7—18段):论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的观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