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恐龙时代 课时:1课时 课型:泥工 年级:三年级 教材:上教版美术教材 三年级第一学期 -- 教材分析: 本课是《动物天地》单元的内容之一。恐龙作为一种已经灭绝的古生物,带有一种神秘感,能很好地引发学生兴趣,容易激发制作欲望;在泥工技法的学习上,是二年级第一学期《学摩尔玩泥》中“整体捏塑法”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既强化了学生整体捏塑成型的技法,又能综合运用多种技法刻画与表现细节特征。 本课作业形式分成两部分:尝试用整体捏塑法表现恐龙的大形;再综合运用泥工技法对恐龙形象做进一步塑造、修饰和细节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创作难度,同时又加深了对恐龙知识的了解和对泥工技法的学习。 学情分析: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三年级学生在生活中通过电影电视、网络、图书等的接触,对恐龙的有关知识和造型有所了解,通过本课学习,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同时学生通过一、二年级对泥工课的学习,对泥工基本技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能较为熟练的使用团、揉、压、捏、窝等简单泥工技法,为本节课的制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塑、挖、刻、印等技法的综合使用还不够熟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泥工技法的能力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及造型特点,学会用彩泥捏塑大形,再添加细部的方法塑造恐龙形象。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尝试的过程中,学习用彩泥整体捏塑成型的泥工造型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捏塑动物的整体造型美,引发对古生物知识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捏塑成型的泥工技法 教学难点:综合多种泥工技法生动地表现恐龙特征 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情景创设串联各个教学环节,为了更好地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了“小飞侠”这一虚拟人物。从影片导入环节开始,小飞侠不断地出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有更高的投入度和热情。一般教学过程中,过多的恐龙知识介绍和特点说明,使学生往往感觉在上一节讲解恐龙知识的自然课,拓展了恐龙知识却忽略了泥工技法的学习和巩固;或者把知识一笔带过,专注于对恐龙形体的捏塑,虽然学到新的泥工技法,也巩固了原来的泥工知识,但忽略了对学生的后期学习兴趣培养和拓展。而通过情景创设,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即让学生学到了该学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的手脑维持一定时间的创作热情和活力。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兴趣培养向更多美术技能学习转型阶段,教学环节中童趣的情景创设,将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维持;相比一节平淡的美术教学课,学生将会在学习和创作中有更加高涨的投入度和热情,一趟课虽然结束了,学生还会将学习的热情维持到课堂外,进一步扩大其学习的范围。 教学中更多的情景创设,不光是为了学生一堂课的学习兴趣和作业成绩,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新技能的掌握,鼓励学生课外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创作。这节课中,通过“小飞侠”的角色串接,我把恐龙的创作作业分成两大部分,通过多次的交流讨论和观察发现,培养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方法和习惯,而不仅仅依靠老师来解读和说明。最后通过“小飞侠”的恐龙乐园,把学生委婉的带入展示评价环节,让学生在互评和自评过程中享受更多乐趣;最后借“小飞侠”的口,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向课外,更好地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赏与感受: (一)观赏影片,穿越恐龙时代; 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加速情景创设。 (二)出示课题:恐龙时代。 二、欣赏与分析: (一)欣赏图片,认识各种恐龙。 1.认识“小飞侠” 2.出示恐龙图片,欣赏 (二)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