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84900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课本习题课件(50张PPT,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 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7419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化学,第二章,教版,九年级,学年,2020-2021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2.1 1. 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 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D. 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B 2.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总会发光、发热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 自然界中发生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锈蚀都是氧化反应 D 3. 下列关于氧气获得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B. 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 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 B 4. 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 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是( )。 A. 铁丝 B. 木炭 C. 蜡烛 D. 红磷 D 5.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 加入二氧化锰能使双氧水分解放出的氧气总量增加 C. 催化剂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D. 要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必须要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 C 6.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_____。 (2)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_____。 (3)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 7.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请回答下列 问题: (1) 集气瓶中的水是否要先装满,为什么? (2) 在实验结束时为什么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3) 请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集气瓶中的水要装满,否则收集到的氧气中会混有较多的空气,影响氧气的纯度 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8. 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质都可以 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请你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或者在老师的指导 下,通过实验探究等方法寻找更多可以加快双氧水分解的物质。 能催化双氧水分解的物质较多,除二氧化锰外,氧化铁、 氧化铜、新鲜动物肝脏(含过氧化氢分解酶)都可以。 〔本题不在于要学生记住有哪些物质可以作双氧水 分解的催化剂,目的是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问敢于 探讨问题的答案) 2.2 1. 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 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制成干冰 D (二氧化碳能和水,石灰水反应,而二氧化碳制成干冰仅仅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2.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 为( )。 A. 红色—红色—无色 B. 紫色—红色—无色 C. 紫色—红色—紫色 D. 红色—蓝色—无色 C 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碳酸易分解,受热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 从溶液中逸出,故石蕊又变回紫色 3.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不正确 的是( )。 A. 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 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 所用药品的状态相同 D. 都能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 B 大理石与盐酸的反应有两种反应物,不属于分解反应 4. 在教室中进行学习时,为什么不能长时间紧闭门窗? 教室里人比较密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多。 如果长时间紧闭门窗,会使教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影响人体健康,对人体造成危害。 5. 在实验室通常用①带火星的木条、②燃着的木条、③澄清石灰水、④紫色 石蕊试液等实验用品来区别不同的气体。为区别下列三组气体,请你选择合适 的实验用品的编号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