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492664

2.3 生物进化 同步练习(2课时,含解析)

日期:2025-10-2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4360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进化,同步,练习,2课时,解析
    3 生物进化 第2课时 达尔文进化学说 【基础练习】                  知识点 1 生物进化的历程 1.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系谱树”,它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1分析回答: 图1 (1)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 ]     进化来的。? (2)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知识点 2 达尔文进化学说 2.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一组是(  ) ①自然发生 ②物种不变 ③过度繁殖 ④环境污染 ⑤生存竞争 ⑥遗传和变异  ⑦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⑦ B.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 D.③⑤⑥⑦ 3.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B.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C.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竞争 D.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4.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而导致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建立假设]              。? [实验步骤] (1)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         B。? (2)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和浅色蛾若干。 (3)                                           。? (4)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对其进行诱捕,记录并统计结果,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地区 项目 浅色蛾 黑色蛾 A 释放数 400 500 回收数 32 150 B 释放数 500 600 回收数 60 30 [得出结论]                                      。? 【能力提升】 5.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12枚,而经过人工驯化后的家鸡每年产卵可以达到100枚,在家鸡基础上培育的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枚,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食物改变的结果 D.气候改变的结果 6.格兰特在1976—1985年对达夫涅主岛上的强壮地雀研究时发现:岛上先持续干旱,食物中大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大;后来持续雨季,食物中小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小。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大坚果的比率增大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 B.地雀喙的大小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C.在进化中地雀的喙不会变得更大或更小 D.食物组成是地雀喙大小进化的自然选择因素 7.如图2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2 A.乙的结构比甲复杂 B.戊最有可能是水生植物 C.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D.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8.如图3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图3 A.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 B.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9.现存的某些生物与它们几百万年前的生存形式仍几乎相同,你认为对这一现象解释最恰当的是(  ) A.这些生物一直在变异 B.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变化不大 C.这些生物通过有性生殖来繁殖 D.这些生物又演化成简单的生物 10.[2019· 杭州] 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