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94524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112021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0课,夏金元,金元,统治,课件,23张
  • cover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导入:宋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辽和西夏的评价。宋神宗忧心忡忡地说:“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 宋神宗为何忧? 1127-1279年 916-1125年 辽 960-1127年 南宋 1115-1234年 1038-1227年 西夏 金 北宋 1206-1368年 元 916年 1127年 1279年 1368年 960年 据时间轴指出辽夏金元阶段时间段,概括本时期的主要阶段特征 公元10世纪-14世纪(916-1368年); 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代国家统一 一、阶段特征: 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1.辽的概况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政权 辽 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主要制度 灭亡于 耶律阿保机 916-1125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南北面官 金 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2.西夏概况 ◎现藏于宁夏博物馆的西夏“鎏金铜牛”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政权 西夏 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主要制度 灭亡于 1038-1227 党项族 元昊 兴庆府 模仿北宋 蒙古 今宁夏银川 3.金的概况 完颜阿骨打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政权 金 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主要制度 灭亡于 1115-1234 女真族 完颜阿骨打 上京-中都 沿袭唐宋 猛安谋克 蒙古 今黑龙江阿城县 今北京 4.元的概况 忽必烈 成吉思汗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政权 元 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主要制度 灭亡于 1206(蒙古) 1271-1368 蒙古族 铁木真(蒙古) 忽必烈(元) 大都 行省制度 四等人制 明 今北京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政权 辽 西夏 金 元 时间 916-1125 1038-1227 1115-1234 1206(蒙古) 1271-1368 民族 契丹族 党项族 女真族 蒙古族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元昊 完颜阿骨打 铁木真(蒙古) 忽必烈(元) 都城 上京 兴庆府 上京--中都 大都 主要制度 南北面官 模仿北宋 民族称谓 沿袭唐宋 猛安谋克 行省制度 四等人制 灭亡于 金 蒙古 蒙古 明 思考:辽、夏、金三个政权的制度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实行双轨制度,既有本民族的制度,也有汉族制度。 二、因俗而治的制度建设 1.辽国的特色制度:南北面官制 材料一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材料二 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 ———[宋]余靖《武溪集》卷17《契丹官仪》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辽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因俗而治;汉番分治 四时捺钵制度 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中外历史刚要上》P54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四时捺钵 主要地点 时间 活动内容 春捺钵 长春州 鱼儿泺 正月上旬 捕鹅、钩鱼 夏捺钵 永安山 炭山 四月上旬—七月中旬 避暑、议政、放鹰 秋捺钵 庆州伏虎林 七月中旬 入山 射鹿 冬捺钵 永州广平淀 十月以后 避寒、议政、 猎虎 特点:流动的国家政治中心 秋冬违(避也)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出有行营,谓之捺钵。 ———《辽史·营卫志序》 1.辽国的特色制度: 2.金国的特色制度: 猛安(十谋克为一猛安),从四品,掌修理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余同防御。诸谋克(三百户一谋克),从五品,掌抚辑军户、训练武艺。惟不管常平仓,余同县令。 ———《金史·百官志》 特点: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 猛安谋克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1206年 灭西辽、西夏、金朝、招抚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