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95300

高一年级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说课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25280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一,列强,ppt,26张,课件,加剧
  • cover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说课 目录 课标要求 一 教材 二 学情 三 教学目标 四 教学重难点 五 教学方法 六 教学过程 七 板书设计 八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师依据课标来进行教学。根据《(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教材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是部编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第17课的内容,本课设置了四个子目,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前三个子目是本课的重点,需要重点讲解。这一课在会考和高考中均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学情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此阶段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所以在讲授本课时,我除了加强对学生以上能力的培养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历史地图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起义、定都、达到全盛、由盛转衰等,了解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意义,认识到农民阶级的历史作用。 2、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老师讲解,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和措施,并通过讨论分析,掌握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失败的原因,能够对洋务运动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3、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老师讲解,让学生了解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通过教师讲述和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的形式,提高学生表达、合作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通过史料分析法,提高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以及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维护国家统一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进一步增强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定都、军事斗争及失败; 2、洋务运动的目的、措施及评价; 3、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难点: 1、对《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理解;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3、《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方法 我将综合采用谈话法、史料分析、列表、观察历史地图法、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归纳总结学法指导,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新课讲授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 新课讲授 一、太平天国运动 新课讲授 一、太平天国运动 新课讲授 一、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务使天下共享天父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 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兴银行……兴器皿技艺。 ———洪仁玕《资政新篇》 新课讲授 {5DA37D80-6434-44D0-A028-1B22A696006F}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资政新篇》1859年 内容 (1)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2)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1)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