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95323

纲要上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说课课件(35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81626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新道路,35张,课件,道路,革命
  • cover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说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2课,课文页码126-131页,是一节新课。 我的说课共分为八个部分。 一、说教材 本课时内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期”的主要活动,从中共诞生开始,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和革命方向,但是中国共产党毕竟还是处于不成熟期,先是单靠自身的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最终归于失败,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了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因为中共自身对革命形势判断失误和自身革命策略的偏差,国民革命经历了一番轰轰烈烈之后以国共关系的破裂告终,也给成长中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深刻的教训,此后,中国共产党经过自身的实践,逐渐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教材处理及指导思想 架设现实与教学内容的桥梁,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艰苦奋斗和不怕牺牲的氛围中去感悟和体会历史学知识与国家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借助史料分析,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的史实及长征路线,体会党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的曲折和艰辛,认识中国革命要和国情相结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探究红军长征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中俄革命道路对比,明确工农武装割据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学习长征精神,让学生知道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说教学重点 重点: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过程。 把握重点:【通过展示丰富的资料图片,层层递进的设问,引导学生逐渐加深印象。】 四、说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工农武装割据”的意义,感受长征的意义。 突破难点: 【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具体步骤: 具体步骤: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归纳所产生的变化--归纳得出结论:工业革命后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 五、说教法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授课学生作为高一学生,在初中历史学系中已经了解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主要活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而且通过一系列影视剧、纪录片等对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革命活动有了很多感性认识。但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必然性理解生硬,并不理解革命斗争史在政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所以,涉及主要史实的内容放给学生自主学习,关于背景、影响、时代特征等需要理性认知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掌握。 (二)学习方法 本课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和谈话法 主要以讲授法为主,主要用叙述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本课内容主要以时间为线索展开,讲述相关史实内容,同时进行一定的设问,让同学们思考合作,加深对相关内容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六、说教学过程 教 学 程 序 45分钟 导入 讲 授 新 课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拓展延伸 2-3分钟 材料导入 2-3分钟 5-6分钟 1分钟 30-32分钟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约5分钟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约10分钟 红军长征 约15分钟 七、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