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包围结构(一) 一、教学目标 1、分析半包围结构中,上包下范字的结字规律。 2、理解并掌握相应范字的书写方法,能比较准确的临摹出范字。 3、分析上包下范字字内部件与外框的组合关系。 4、了解用印。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分析范字不同的笔画形态 1、分析外框笔画形态组合不同。 2、分析字内部件起笔收笔所呈现的不同形态。 3、分析外框所呈现的不同形态并分析原因。 (二)分析半包围结构中,上包下字的内部件与外框的组合关系。 1、字内部分略偏上。 2、字内部分与外框齐。 3、字内部分长而伸出框外。 (三)了解用印 1、了解古代印章种类。 2、欣赏各种印章。 3、了解如何钤印。 三、教学准备 粉笔、毛笔、墨汁、砚台、镇尺、毛边纸、毛毡、笔山、印章、印泥、画有田字格的黑板、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表扬前一课写得好的同学,展示学生作品。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六课半包围结构(一),板书半包围结构(一)。 (三)书写实践 师:观察同字有什么特点? 生:横画细,竖画粗,口字扁靠上......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上面同字框在书写时留出一点空隙。 教师示范,学生临写,教师指导。 师:同学们观察周字有什么特点? 生:...... 教师示范,学生临写,教师指导。 师:观察風字有什么特点? 生:...... 教师示范,学生临写,教师指导。 师:观察鳯字有什么特点? 生:中间部分超出了框外...... 教师示范,学生临写,教师指导。 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纠正示范,将改进意见反馈给学生。 师:印章有什么作用?(可以起到凭信的作用,印章与署名一起表明作品的作者是谁。同时可以为作品增添色彩,使作品增加美感。 师:印章根据使用位置与作用的不同一般分为几类? 生...... 名号章 分三类 迎头章(起首章) 压角章 师:它们各盖在哪些位置? 迎头章钤在正文首行顶部的右侧。名号章钤在作者署名的下面或左侧。压角章主要用来平衡幅面的轻重虚实,一般只用在作品的右下方。 (四)回顾与总结 在上包下结构的字中,字内部件与外框的关系有 字内部分扁而偏上 三种情况况:字内部分与外框齐 字内部分长而伸出外框 (五)教学评价 完成教材51页临写作业。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展示优秀作品。 五、参观书法作品展,留意半包围结构的字,观察作者用印的位置。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