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字练习 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任务目标 基本: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掌握“登高”两个字写法,进行“登高”的集字练习,从而了解书法幅式———竖幅,学习竖幅作品的章法。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教师范写,学生临写、学生互评加深巩固“登高”字的结构特点。学生通过巩固“双姿”保持良好书写习惯。 高级:学生通过“点线辅助法”和“笔画标尺法”提高书写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培养书法学科素养。 素养目标 ? 技术:学生通过读帖、分析、临写,能够掌握“登高”两个字的结构特点,初步试竖幅的书写章法。 ? 艺术:学生运用本节课的知识,灵活的创作、临摹作品,感受竖幅书法作品的章法美、结构美。? 文化:学生通过了解“登高”的源流和含义,增强书法学习的文化底蕴,感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掌握“登”和“高”字的结字特点。 教学难点:竖幅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 教学准备:展台、西沃白板课件、范字、字帖,竖幅宣纸。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与复习导入 课前诵读: 师:带领学生诵读毛笔字歌诀: ?生:执笔,跟随教师一起诵读“毛笔字歌诀”,调整“双姿” 设计意图:为了完成技术目标,遵循“健康第一,书写第二”的原则,运用“五指执笔法”和“口诀要领法”,通过带领学生执笔诵读“毛笔字歌诀”,教师通过语言和动作和态势语,提醒学生调整“双姿”,以及书写时的一些细节要点,让学生调整心情静心上课。 导入新课 1.了解源流及含义: 师: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背诵了很多很多古诗。不少诗人在诗篇中都有登高望远的名句,你知道哪些呢?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1: 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生2: 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生3: 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这几首诗中的名句大家都很熟悉。你觉得登高是什么意思呢? 生:体悟“登高”的含义 设计意图: 为了完成文化目标,遵循运用“典故思启法”,从文学角度出发探寻“登高”一词的源流和含义,增强学生学习书法的文化底蕴。 师总结:你说的很好。登高的意思是上到高处,登高望远,开阔眼界。我们学习书法时应当文在前,字在后,要在了解词句含义的基础上去学习书写。 2 .PPT展示各种幅式的书法作品 生:观看图片。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几幅不同幅式的书法作品。幅式是书法中书写一篇字的整体形式。根据纸张的长短、宽窄、形状可分为条幅、中堂、对联、斗方、横批、斗方、扇面、团扇等。人们常用的竖幅有中堂、对联、条幅。竖幅为竖式,内容是竖着写的。 生:聆听教师讲解。 设计意图:为了完成艺术目标,运用“图像识别法”,让学生观看大师作品,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展示教师集字作品《登高》 师:这是老师以登高为内容创作的竖幅作品。内容只有两个字,适合于竖幅书写,今天我们就以竖幅的幅式进行“登高”的集字练习。 生: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为了完成艺术目标,让学生观看教师的作品,让其了解竖幅这种书法幅式,想要引起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导出课题: 《第8课 集字练习 登高》(板书课题) 新知传授与讲解示范 分析登高两个字的结构特点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登高这两个字都集选自《九成宫醴泉铭》原帖中。 (一)复习基本笔画:横和折的写法 师:出示登高两个字,(板书:登高)在这两个字当中,哪个笔画最多呢? 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笔画,回答问题。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这两个字中,横画很多,有长横和短横。折画也比较多,横撇、横折、横折钩都有折画。写好横画和折画对写好这两个字至关重要。 复习横画的写法要领并示范书法。 写横时注意三点六个字:起笔露锋斜切入笔。行笔右上斜行。收笔略顿提锋收笔。 复习折画的写法要领并示范书写。 师:写折画时也注意三点六个字: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