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511933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书法 6竖心旁 教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389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美,四年级,下册,书法,竖心,教案
  • cover
第6课 竖心旁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书法的魅力,激发学习书法的热情。提高写好毛笔字的信心 2、知识目标:观察竖心旁的特点,掌握竖心旁的书写要领。了解竖心旁在字中的形态差别,学会写竖心旁和带有竖心旁的例字。 3、能力目标:养成认真观察、反复比较的临帖习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竖心旁的写法 (二)教学难点 :写好两点之间的呼应,以及三个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程导入 (在黑板上写出小篆“心”字)请同学们猜一下,这是什么字?对,是“心”字,因为它的形状就像个心形。我们再来看看竖心旁在小篆中是怎么写的。(写出小篆和楷书的竖心旁)通过这样的比较,同学们很容易就知道楷书的竖心旁为什么是由两点一竖组成的了。 学生思考,回答 讲解文字源流,引入新课。 探究新知 1、介绍偏旁。 本节课我们学习竖心旁的写法。竖心旁是看字偏旁中常见的偏旁,特点是形态狭长。(板书:竖心旁) 2、观察偏旁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字为例,来学习竖心旁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字和米字格中的“———字。 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字中的竖心旁都有哪些特点?竖心旁由两点一竖三个笔画组成。两点靠近竖的上部,左大右小,左低右高,分别位于竖的左右。竖直挺有力。(以原碑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进行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字中的竖心旁略向左倾斜,形态瘦长。 学生思考,并跟随老师读帖。 培养学生读碑的兴趣和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米字格观察例字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深入、细致观察字形的能力。 讲解示范 1、分析偏旁写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应该怎样书写竖心旁? 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在ppt上展示课本中的第三幅图,并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和分析): (1)“———字竖心旁的第一个点有什么特点? (2)第二个点有什么特点? (3)竖画有什么特点? (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示范。 示范“———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两点一竖的形态以及竖心旁与“———字右边部分的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 第一个点为竖点,略长。 第二个点为侧点,起笔略高,用笔先轻后重。比第一个点略高,并与它相互呼应。 竖画为垂露竖,位于两点之间,起笔、收笔稍重,稍微左倾。 需要注意竖心旁与右边部分高低长短的搭配关系。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聆听教师讲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书写实践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22页,先观察课本中的“———“惟”“性”三个例字中竖心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强调并指出,通过描红,可以发现在“———“惟”“性”中,竖心旁的形态略有不同。请几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强调学生再书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行笔沉稳的书写习惯。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23页描红、双钩填墨、仿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23页继续临摹练习。 学生观察、分析和描红。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检查自己的书写习惯 学生练习。 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细致、深入观察和分析碑帖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展示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 一方面从课文内容出发,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了竖心旁的写法,是否彼此呼应,和字右边的部分搭配时候合宜;另一方面,从学生的书写习惯出发,学生互相评价,看谁书写时行笔沉稳。教师点评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