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1398

2012届高二生物同步练习:3.2《生物群落的构成》(苏教版必修3)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1543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2届,高二,生物,同步,练习,生物群落的构成
  • cover
第2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 第3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从光裸的岩地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所需的时间相对 较短,其原因是 (  ) ①草本植物阶段,土壤中有机物较丰富,通气性好 ②灌木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 ③ 灌木更高大,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 ④灌木阶段,群落内竞争激烈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题中①、②、③均是灌木能大量快速形成优势种的主要原因。而④是灌木形成后 的特点。 答案:A 2.(精选考题·苏北四市)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在 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 B.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 C.该群落中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有垂直结构 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 解析:裸岩上群落演替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才可能是地衣,因为土壤还未形成,但当狂 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土壤条件仍然存在,所以先出现的可能是草本植 物。 答案:B 3.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解析:题图中甲曲线表示次生演替,乙曲线表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速度比初生演替的 速度快、历时短;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但火灾前的物种与火灾后演替 产生的物种不一定相同;当气候条件适宜时,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均可演替成森林。 答案:B 4.(精选考题·浙江宁波联考)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下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 (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哪个群落不易受到影响 (  ) A.群落甲 B.群落乙 C.群落丙 D.群落丁 解析:群落丁含有的物种多,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群落不易受到影响。 答案:D 5.(精选考题·辽宁沈阳联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有学者以“生产 力假说”来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认为是高生产力造成高的物种丰富度。某研究者在 某山区研究,绘出海拔高度与物种数目的关系图(如图),并发现其生产力随着海拔高度 增加而递减。由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拔1 000 m处物种丰富度低而生产力高 B.生产力最高的地区是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 C.高海拔地区的生产力比低海拔地区的高 D.此研究结果支持“生产力假说” 解析:由题意知,低海拔地区的生产力比高海拔地区的高,因此海拔1 000 m处生产力 高;结合图可以看出海拔3 000 m左右物种数目最多,海拔1 000 m处物种数目少;“生 产力假说”认为高生产力造成高的物种丰富度,与题中研究结果矛盾,所以此研究结果 不支持“生产力假说”。 答案:A 6.(精选考题·北京海淀期末)如图是对某地种植的广东松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 发展趋势是 (  ) A.总能量增加 B.种群密度上升 C.环境阻力不变 D.营养级能量降低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特征中的年龄组成。图示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该种群密度将会下 降,该种群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能量降低,环境阻力下降。 答案:D 7.(精选考题·青岛模拟)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1到8表示的8个物种,每个物种的种群 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种群密度(个/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群落 种1 种2 种3 种4 种5 种6 种7 种8 甲 92 4 0 0 1 1 1 1 乙 0 25 20 20 20 5 0 0 丙 0 65 20 10 3 2 0 0 A. 当受到大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