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18025

Unit 3 Writing Home Review 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英语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69309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Unit,Writing,Home,Review,教案
  • cover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3 Again, Please! 概述 小学英语,五年级 冀教版学英语(三年级起始版)五年级上册Unit3 Again, Please! 一课时 3.学习内容:本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复习课。本单元内容都是围绕旅行主题,学习一些谈论、讲述旅行的相关词汇和句子。内容接近生活,学生乐于表达。本课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复习,同时结合实际生活,力求达到学以致用。 4.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复习课既要注重知识的梳理,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学情。在本课的设计实施上,我首先通过Free Talk、师生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李明去北京的旅行,重新整合教材第三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使学生对第三单元内容有整体感知。同时结合教师自身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I love to travel. Ask my parent. Make a call. Make a travel plan等一系列的话题活动,模拟真实的交际情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进行交际练习。使学生对如何谈论、制定旅行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用中学,学中用。最后教师出示一篇自己的旅行计划,方便学生由说过渡到写,实现本课听说读写的最大化。 二、教学目标分析 语言知识技能目标: (1)学生能掌握本单元要求掌握的四会单词。 (2)学生能用本单元所学词汇描述一次旅行。 (3)学生能掌握英语打电话的基本用语。 (4)学生能掌握句型May I_____? 以及肯定、否定回答。 (5)学生能制定旅行计划,并用句型We are going to___.和We will ___. 描述。 情感态度目标: 学生能体会到旅行的美好。能认识到事先做好计划的重要性。 学习策略目标:帮助学生形成以下基本的学习策略: (1)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2)运用所学内容主动练习和实践。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英语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会话基础。同时学生有一定的旅行经验和旅行愿望。但如何用英语来描述、谈论旅行还需要教师的引导、示范和启发。部分学生在听说上还有欠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强调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带入他们所熟悉的情境中。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难点是常用句型自主对话的运用。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课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教科书等多种工具,选择适合本课和学生特点的资源为教学服务。 六、教学过程设计 StepⅠ Class opening.(5分钟) 1.问候 T:Good morning, everyone. How’s the weather today? Ss: It’s cold outside. T: But it’s warm in our classroom. I feel happy. Do you feel happy? Ss: Yes, I’m very happy. 2. Free Talk T: What day is today? T: What’s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Ss: Sunday is the first day. T: Let’s say from Sunday to Saturday. (板书一周七天,空出学生易错字母请同学填出。)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谈话氛围中,对学生掌握薄弱的星期、序数词等词汇进行重点复习。学生填出易错字母并注意读音,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Step II Review. (33分钟) Talk about the travel to Beijing. (5分钟) 师生互动问答。 T: We know Li Ming wants to travel. Where does he want to go? Who does he want to come? T: Beijing is grea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Beijing? T: Look, what is it? T: There are many interesting places in Beijing.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