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2019年4月3日,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韩双方举行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韩国向中方送还10具志愿军遗骸。这些战士当年奔赴朝鲜战场的原因不包括( ) A.朝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B.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C.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为了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2. 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1937~1945年 B.1946~1949年 C.1950~1952年 D.1953~1957年 3.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2.8万名中国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前往苏联受训。156个苏联援助的工厂的厂长、总工程师和大批工人在苏联的工厂接受专门训练;长春汽车制造厂派500人前往莫斯科利哈切夫汽车厂受训。”可见,“一五计划”( ) A.培养了大批的建设人才 B.建成了数个新工业基地 C.促使各个领域捷报频传 D.使重工业摆脱了落后面貌 4.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5. 1953年,陕西农民侯永禄曾在其日记中写道:“刘永康同志便向我谈了让我担任农业社会计的意见,晚上我便参加了建社委员会的会议。从此,我便开始了建社方面的许多具体工作:先登记各人社户的土地亩数,再评定地的肥瘦等级,并按各地段、地名编顺序号数;按照评出的产量等级进行折算;将入社的牲口、车辆、农具等进行折价登记。”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开辟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路 6. 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D.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7. 从如图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 A.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B.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下滑可能和“文化大革命”有关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D.“文化大革命”拉大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的含义是( )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9.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20世纪70年代中国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地方是( ) A.华西村 B.小岗村 C.叶桥村 D.水利村 10.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扩大。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①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②盐城被列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③海南1988年被设为自贸区 ④全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