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海-出卷网-三年级下册美术 《放大镜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放大镜下》一课的设置,引导学生使用常见的放大镜,先观察,再表现常见的事物。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可用音乐《昆虫世界》导入。美丽的昆虫为自然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无限生机,而这些来自花间草从的昆虫,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具诱惑力,可以使他们立刻从一个观察者、研究者、探寻者变成一个创造者。 二、教学目标 1.深入认识与了解身边的常见事物,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去观察去发现、去感受美,进而去探究美的因素。 2.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通过看看、做做、画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对不同细小事物的观察、分析,了解它们的特点,学习如何表现不同特点的事物。 难点: 不同昆虫的特点及环境的表现,如何表现放大镜下看到的物象,及细节的刻画。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的视频、图片,课件、放大镜。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观察过小动物吗?在动物界有一类种族和数量繁多的昆虫世界,它们都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特殊的生活习性,你们知道身边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蚂蚁、蝴蝶、蜻蜓、甲壳虫、螳螂、蜜蜂…… 师:看来同学们了解的真不少,可是这些昆虫都很巧小,不方便日常观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来借助工具观察来观察(同时拿起放大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放大镜下的昆虫。(出示课题《放大镜下》) (二)、感知互动 1.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倍清晰照相机的摄像头就是一个放大镜,下面我们来一起观察镜头下的小昆虫吧!(课件出示放大的昆虫图片) 2.边观察边分析它们的身体结构、纹理及花纹。什么是身体结构呢(比如我们人类分为:头、躯干、四肢) 3带着问题,师生边观察边分析。 4.总结 昆虫的身体结构:头、胸、腹(翅膀) 5.课件出示图片,介绍复眼。引出螳螂。 听说螂兄弟热情能干、多才多艺,所以小伙伴们都喜欢和它做朋友,接下来我们一起观察螳螂把! 先出示螳螂小图,学生用放大镜对准镜头,课件随之将图片放大,(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起按照结构观察并绘画,学生细致分析螳螂的每一部分结构的形状,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绘画螳螂。如下图: 在绘画的过程中,渗透线描的相关知识,并提醒学生要有画整体的绘画的意识。 螳螂多才多艺,听说舞蹈和武术也都才华出众,引导学生画出不同姿势的螳螂,同时出示教师范画。如下图: (三)、创作实践 1.学生创作,将作品线描或彩绘的方法表达出来。 2.教师巡视指导。 3.播放音乐,营造绘画氛围。 (四)、欣赏评述 1.学生之间互相赏评。 2.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意见交流活动。 3.教师归纳,鼓励并提出意见或建议。 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螳螂一样勇敢,乐于助人,也拥有很多的朋友。 (五)、拓展 推荐一本书,法布尔的《昆虫记》,有更多的昆虫呈现在我们眼前,希望我们不仅爱画画,也要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