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22987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七 用方程解决问题 相遇问题

日期:2024-05-2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281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北师大
  • cover
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探究发现“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正确解答求路程的实际问题。 2.感受“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和乘法分配律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用列表、画图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回答下面各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1)小明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2)小芳每分钟走6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学生回答并说出数量关系,教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2.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知道速度×时间=路程这样的数量关系。今天我们就应用已有的只是和经验,进一步的学习解决与行程问题有关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例题7情境图。 (2)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 读题、观察图一,找出条件和问题。 交流:你能结合这幅图,说说小明和小芳两人上学时的情景吗? 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当时的情境。 (3)导入:这两个同学从两地同时出发(板书同时),在一条直线上面对面行走,这是“相向”而行(板书相向),最后两人在途中相遇,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4)追问:相向是什么意思(面对面行走)?相遇和相距呢? 二、交流共享 1.收集信息。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题目,观察情境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已知条件: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60米;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 所求问题: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2.整理信息。 (1)引导:我们找到了这么多信息,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列表、画图) (2)学生自主进行信息整理。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线段图或表格,组织进行评议和订正。 画图整理: 70米 70米 70米 70米 60米 60米 60米 60米 小明家 小芳家 ?米 列表整理: 小明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70米 走了4分钟 小芳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60米 走了4分钟 追问:根据我们整理的条件,说说小明和小芳行走的时间是几分钟?(都走了4分钟。) 3.分析解题思路。 提问:你能根据整理的结果,分析数量关系并确定先算什么吗?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思路一:小明走的路程加上小芳走的路程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可以先分别算出小明和小芳走的路程,再把两个人走的路程相加,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 思路二:两人4分钟一共走的路程,就是两家相距的路程,可以先算两人的速度和,再把“速度和×相遇时间”就等于总路程。 4.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以上两种解题思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 组织汇报交流。 解法一: 70×4+60×4 =280+240 =520(千米) 解法二: (70+60)×4 =130×4 =520(千米) 5.观察比较,感受联系。 提问: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交流: 符合乘法分配率的关系,就是说我们可以先用2个不同的速度分别乘以时间,再把两个乘积相加;也可以先算出两个不同的速度和再乘以时间。 (乘法分配律) 6.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提问: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引导) 首先是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我们是怎么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列表和画线段图),其中线段图更直观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找出不同的解法。 交流体会:画图和列表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要注意寻找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 三、反馈完善 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相向而行的行程问题,接下来我们看试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