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24234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第7讲:记叙文(一)表格概括-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2次 大小:956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学生,讲义,暑假,概括,表格
    记叙文(一)表格概括 (一)常考题型 1.根据事件对六要素进行概括 2.根据事件、行为概括心理、感受,说出你的理解 3.概括事件、行为(表现)、人物品质 4.事情、态度、原因类概括 (二)解题思路 “两看一仿”,看类别定方向,看提示定范围,仿例句定表述。 首先分析表格几列分别考查什么能力,然后再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段落范围以及表格中例句的信息提示,我们发现可以在更小范围内捕捉到答案信息。这就是看提示定范围。 分析同列中的例句,参照例句进行仿写,答案就比较完整了。 主要考查的是提炼信息、组合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概括的方法 1.六要素归纳法:记事写人的文章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对策:首先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2.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概括的时候注意抓住文章的线索,围绕线索进行概括。 3.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4.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这种方法,先要理解文章意思,弄清文章各段段意,再将各段的段意连起来,经过修改加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5.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内容来概括。一篇文章往往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主要内容就是详写部分,即是重点段。我们可以抓住重点段,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有些文章的重点段不止一个,可以把它们连起来概括,或用“……的经过、……的几件事”等形式概括。 6.事件提问法:即对一件事的结果或一个人的结局进行寻根究源的提问,从回答问题中概括整件事。 7.自写法:即基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进行概括的最重要的方法。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中心、概括原因、概括人物心理、形象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答题时应进行要点综合式的概括,进行分步分层的概括,进行突出重点、突出主体的概括。有例句的,可以揣摩、仿照题目中的一点的答法,去完成试题。 (四)人物心理与人物形象 1.心理情感概括解题方法 (1)根据已知答案确定答题范围,根据人物情感变化给文章分段。 (2)尽量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在原文画出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的词,如果已知答案是文中的原词,那么我们也要去文章中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在没有直接表现人物心理的段落中,通过动作、肖像、语言等描写概括人物心理或情感。 2.理清情节,概括人物性格。找准冲突,展现人物思想境界。纵横对比,挖掘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有时候不能孤立地来看,还要通过纵横对比来挖掘人物的性格。纵比:即将同一人物个性发展的不同阶段相比较;横比:即将不同人物的异同相对比。 例题 往事依依 于漪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