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27464

浙江省绍兴柯桥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统考作文题及范文汇编:无之以为用

日期:2024-06-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15次 大小:210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浙江省,统考,以为,无之,汇编,范文
  • cover
绍兴柯桥区高一语文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统考作文题及范文汇编:无之以为用 ? 四、写作(40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40分)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第十一章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 精选范文展示 “有”中见“无”,且歌且行 ? 老子《道德经》曾言,车辐共毂,埏埴为器,凿户为室,都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正是“无”发挥了作用,人们才有了“有”的便利。 然而,揆诸现实,社会上许多只见车、器、室而不见其“无”的现象比比皆是。 究其原因,其实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人是感性的动物,“有”易于捕捉,就受到重视,“无”虚无漂渺,便受到无视;其次也是因为快时代的节奏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浮于表层;而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对有用、成功的渴慕———也就是功利心,让我们将着眼点放在有明显有以为利的“有”上。 但是,若剥去“有”光鲜的外衣,我们便该发现,正如《道德经》所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若没有“无”,便只有一块大圆盘、一堆烂泥巴、一方实土层,何来车、器,物之说呢?老子善于发现人之不发现、善于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正(第1列)是基于此,对现实当今生活仍有警示作用。书法大家王继奎曾言:“留白才是书法的灵魂,”,齐白石的虾不也是只占据画布的一隅吗?若没有留白,我们面前便只有一张黑纸,又能欣赏什么呢? 依我刍荛之见,“有”是实干,是厚重,是地大物博;而“无是留白,是梦想,是轻盈,是主观能动。 像订计划表一样,若是制订的太满,条条框框连每一分钟都规划好,没有“无”,也就丧失了发挥的空间。然而,如果与之相反,一味的追求“无”,制定出一场空白无物的计划表,难道就有用了吗? 的确,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诚然有其正确性,但是,反而观之,若是没有了“有”的坚实基础,“无”也只不过是虚无飘渺的一场笑话,缺乏实体,丧失根基。不失其所者尚能持久,失去“有”的“无”又怎能长存? 由是观之,“有”和“无”看似矛盾,实则是对立统一的。那些割裂了“有”与“无”的看法。从本质上(第2列)看都陷入了片面之中。 而我们在面对“有”和“无”之时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就是正确认识“有”与“无”的关系,“有”包含了“无”,“无”亦依托了“有”,没有矛盾,亦没有割裂与分离,而更重要的,则是利用好“有”与“无”,为自己的前行助力。“有”是一切的基础,我们应当夯实了地基,厚积方能薄发,从而积淀自我,充实自我;而在积累:“有”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为“无”留下空间,给梦想留下张开翅膀的地方,敢于想象,敢于留白! 无中觅有,有中见无,惟有给实干摘上梦想之羽翼,我们方能笑对人生,且歌且行! 1000 ? “有”为阶梯,“无”筑人生 ? 尤瓦尔·赫拉利在他那本风靡全球的《未来简史》中向人们宣称信息时代已经来临。在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人们日益注重于既得利益,只关心我有什么,而被遗忘和远离的“无”恰在无形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古语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有与无本就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对任何一方的偏执追求都会造成混乱与不安。欧阳修可在朝堂胜任重臣,也可在洲与民同乐常开怀。李密于家是孝子,于国亦有功。万事万物都不是非黑即白,我们没必要画地为牢,给它们框定单一的限制。 然而,多少人沉溺于对“有”的偏执追求,在“蜜糖”的引诱下一步步跌入深渊,终其一生只是一个碌碌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