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31070

2021年暑假 新初二科学 第1讲 地球上的水、水的组成(知识讲解+针对练习)(无答案)

日期:2024-06-0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9721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1年,练习,针对,讲解,知识,组成
  • cover
2021年暑假 新初二科学 第1讲 地球上的水、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熟悉水地球上的水分布情况。 2.掌握水的循环情况。 3.掌握水的结构与电解水的实验注意事项 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 冰川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三种状态,液体变气体 汽化(吸热),气体变液体 液化(放热) 固体变液体 熔化(吸热),液体变固体 凝固(放热) 固态变气态 升华(吸热),气态变固态 凝华(放热) 4、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呢? 二、水的重要性: 1、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参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 举例:绿色植物A.光合作用 B.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C.蒸腾调温 3.水与生命: 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 2/3 以上是水分 5.所有的生物都在连续的失去水、所有的生物都需要不断补充失去的水那么他们途径是怎样的呢? 动物:呼吸、排汗、排尿、排便 动物:喝水、摄食 植物:表面蒸发、蒸腾 植物:利用根吸收水 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三、水的循环: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1、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 2、水循环原因: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外因:太阳辐射 和 地心引力 3、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 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典型例题 1.根据水的状态可以把水分为   、   、   。地球上的水  %是海水,只有  %是淡水。目前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只占全部淡水资源的   %。 2.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    循环、    循环、    循环,其中对人类最重要的是   循环。 3、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_____存在。水的主体是 水。淡水的主体是 水,人类目前利用较多的是 、 、 。 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_____, 如果你的体重为50千克, 则你体内约含水_____千克.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动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B.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C.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能饮用 D.矿泉水都是无色、透明的,都是纯净物 7、看图回答问题 1、水的循环按其循环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大循环( ) 和小循环(如 、 。 2、在水循环示意图中,①表示 ,②表示 ,③表示 , ④表示 ,⑤表示 四、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实验(玻璃管内装满水(内加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溶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电极 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论 正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是带火星的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负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水的电解 实验结论: 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 和 组成的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氧气的基本性质: 无色 无味 不溶于水 密度大于空气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能支持燃 烧、呼吸 氢气的基本性质:无色 无味 不溶于水 密度小于空气 可以燃烧 典型例题 1、如图为水电解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左侧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 (多于、少于)右侧的。左侧试管 内产生的气体A是 ,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气体A,发现它会 , 产生 色的火焰。右侧试管内产生的气体B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气体B,发现这种气体 。,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质量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