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531995

人美版(北京) 三年级下册美术 第10课 多姿多彩的塔 教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27391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美,北京,三年级,下册,美术,10课
  • cover
三年级下册第十课《多姿多彩的塔》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本课明确“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多次使用学习单,让学生从基本型概括塔的外形到分结构绘制,从对塔的细致刻画到拓展作业形式,感受塔的结构特点及建筑艺术美。 以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作为理论支撑,主要采用抛锚式教学方法,教师搭建知识框架创设情景,抛出塔的相关学习问题,即:教师提供课前学习单,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搜集查找有关塔地知识,进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协作学习建构新知,最后通过多元评价体现意义建构。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多姿多彩的塔》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与二年级上册《千姿百态的桥》、四年级上册《画牌楼》、四年级下册《北京的城楼》以及六年级下册《泥塑———古建筑》同为表现我国特色建筑、渗透传统文化的课业内容,形成一个纵向的知识体系。横向看,本课延续《画古树》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学习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知识,采取绘画或剪贴的形式表现事物。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塔这种建筑并不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于塔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能够在课前细致观察过塔的学生更是不多。因此,我在本课设计了课前学习环节,让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搜集查找有关塔的知识,引导学生检索信息,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及技术准备 教学方式与手段:本课主要以探究式为主,讲授法为辅的教学方式。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并感受塔的特点及中国传统文化。 技术准备:教师示范、多媒体、课件、教材、画笔。 三、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古塔的相关文化,学习简单的古塔方面知识。 2.运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古塔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搜集古塔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其造型特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进行美感体验。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分析、比较、描述塔的基本特征。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体验、实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了解古塔的建筑特色,感受其多姿多彩的美。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并表现古塔的形式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古塔整体造型的同时,进行细部特征的表现。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 (意图:激发学生课前学习兴趣,直接引入正题) 1.初步了解塔的相关知识 教师课件出示视频短片《古塔》。 学生边观看短片,边在报告单中作答。 (报告单一) 2.汇报学习成果、明确塔的相关知识。 3.教师小结: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学习《多姿多彩的塔》。(板书课题) (二)新授环节 1.学习塔的相关知识(意图:把课堂教给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渗透人文知识) (1)教师:老师把同学们课前搜集的素材组合成了一段小视频,同学们来一起看看我们眼中的塔,观看同时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 学生观看视频,完成学习单。 (报告单二) (2)教师:大家观看了这么多的塔,它们各具特色,你能说一说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可能回答:样式不同(有的塔是楼阁式的,有的塔是覆钵式的),颜色不同(有的塔是白色的、有的塔是彩色的)。 教师小结:由于宗教信仰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所以塔的建筑材料不同,所以塔的造型不同、颜色不同,如果同学们感兴趣,我们可以课下继续交流。 2.学习塔的基本型 (1)教师:现在同学们可以用基本形描绘出塔的外形吗?在报告单上试一试吧! (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