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532165

北师大版 书法三年级上册 10.竖折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5-23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46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北师大,书法,三年级,上册,竖折,教案
  • cover
北师大版书法练习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竖折》是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三单元10课的内容,是在一、二单元学过横、撇的基础上,隶属于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为带“折”的复合笔画的书写方法的第二课。和横折一样,竖折也是由横和竖两个笔画复合而成,只是横折先写横再折笔写竖,而竖折则反之,二者的转折既有写法原理的相通之处,亦存在形态上的较大差异。同时,竖折的书写方法能为本单元接下来将要学习的撇折的写法提供诸多参考和借鉴。 在欧体楷书中,竖折转折处的书写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出”的“在竖的结束处向左侧外略提笔,略停后斜切作横部的起笔”和“昆”的“完成竖笔后直接折锋向右行笔”。 “出”中有两个竖折,但在转折之处有微妙差异,字中右侧的两个小短竖都被书家作了点化处理。“昆”中的撇作横画处理。 本课“书法园地”向学生简要介绍了“碑拓”的概念,同时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拓碑的步骤和方法,学生阅读此文,能了解拓碑原理和方法,增加对书法和书法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学毛笔字,对毛笔字学习有好奇心理,兴趣很浓,虽然对书法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都处于启蒙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学习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大部分同学还是会很努力的,只要用心指导,他们都在慢慢进步,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经过大半学期的学习后的教学内容,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基本要领,虽然很难掌握得很好,部分同学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训练才能掌握。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10 《竖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竖折的基本形态特征与其在字中的关系。 2.学习竖折、出、昆的写法。 3.了解拓碑的原理和步骤、方法。 习惯的培养: 工具的爱护使用,双姿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审美能力和书法文化教育,传统文化的热爱,书法和书法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竖折的两种形态和写法及其在字中的位置关系。 2.认识碑拓。 课前准备 PPT 配乐 毛笔 墨 宣纸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组织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情绪调节 1.做健康坐姿操 2.呼吸调节操 1.做健康坐姿操 2.呼吸调节操 教学 过程 (一)认识碑拓 以欣赏游戏引入 2.介绍碑拓的制作方法,过程。 3.教学碑拓定义。 4.播放现代碑拓作品欣赏视频。 引入:正因为有前人雕刻的石碑和碑拓,现在我们才能这么方便地拿着字帖学习书法,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笔画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手臂。(师手臂躬成90度)我们的手臂有骨、筋、血、肉,而且很有力,古人在写毛笔字时,同样把毛笔字看成有骨、筋、血、肉,要写得有力。到底该怎么写呢? (二)竖折教学 1.竖折教学:请同学们观察竖折,回忆竖、横的写法。 2.指导与强调:在竖的结束处向左侧外略提笔,略停后斜切作横部的起笔。板:略停左移斜切 3.老师范写 4.请同学练习竖折,提醒同学沾墨、握笔、坐姿。(特别强调握笔、坐姿,PPT出示握笔歌、坐姿歌,师生齐背。) 5.个别学生写的竖折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提醒同学注意不足,让同桌按这个标准互评。 (三)教学含竖折的字“出”“昆” 1.请默读同学读书写要点,提问:竖折有几种写法?可以观察例字(展示例字:“出”“昆”),“出”的竖折与刚才学的一样,“昆”的竖折写法:完成竖笔后直接折锋向右行笔,简单解释写法不同的原理。板:直接折锋 1.指导观察含竖折的“出”“昆” 并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同学汇报,教师留意学生是否观察到:出:a.两短竖成点,大小不同;b.笔顺改;c.折锋方向不同;d.长竖主干。昆:a.提从粗到细到尖,斜上;b.“匕”的撇变横,竖弯钩变竖折; 2.师范写 3.指导观察其他笔画的特征。 4.范写含竖折的“出”“昆”再次强调“双姿”。 个别学生写的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