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40419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导学案(第一课时)(含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00次 大小:817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空气,课时,第一,导学案,课题
  • cover
课题1 空气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练习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推理能力; 2.记住空气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及其含量; 3.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学习重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 学习难点:误差分析 二、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法国化学家 首先用实验的的方法证明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它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_____,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_____。 2.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与生物课上向石灰水中吹气的实验原理是一样的),可证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 ;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下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镁条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 3.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A.1:4 B. 5:4 C. 4:1 D.5:1 (二)、自学探究: 1.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 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当密闭容器中将汞连续加热12天后,发生了什么现象? 3.实验中提到:容器内空气的体积大约减少了1/5,又是通过什么现象得知的呢? 4.已知拉瓦锡加热至12天时,发生的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如下: 汞+氧气 氧化汞(红色固体粉末) 将上述实验得到的红色粉末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加强热,即可得到汞(Hg)和氧气(O2)。 请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探究】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面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检查气密性 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红磷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反应停止,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总结实验结论: 3.为什么红磷要足量或过量? 4.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 5.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6.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空气的体积减少小于1/5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教师指导 常用来研究空气成份的药品和装置通常还有: 空气的成分 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氧气____,稀有气体____,二氧化碳_____,其它气体和杂质_____。 空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混合物和纯净物: 2.找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试着判断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并说明你分类的依据。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海水、冰、冰水混合物 纯净物:_____ 混合物:_____ 【检查】各组自选检查方式,对空气组成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判断进行检查。 讨论交流:举出一些在生活中常用的混合物,试说说它们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例题1】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矿泉水 B蒸馏水 C红墨水 D 自来水 5438775152400【例题2】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左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___。 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广口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就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_____。 (2)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和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是(答一条)_____。 三、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氮气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制氮肥 B.直接作燃料 C.作灯泡填充气 D.作瓜果保护气 2.“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