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4527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43204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课,繁盛,一时,隋朝
  • cover
(课件网) 春秋 战国 隋唐 三国两晋南北朝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夏、商、西周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秦汉 春秋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隋唐 三国两晋南北朝 统一国家的建立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夏、商、西周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原始社会 秦汉 战国 1 3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简表 4 东晋 十六国 齐 梁 9 10 5 东魏 北齐 6 西魏 7 8 魏 蜀 吴 西晋 北魏 北朝 南朝 宋 陈 北周 统一全国 北 周 隋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支《玉树后庭花》,成了一个没落政权的亡国之音; 一首《泊秦淮》,感慨一段历史兴替的变幻无常; 一株琼花,深院绽放,演绎一个淫逸暴君的穷奢传奇; 一条古运河,千年流淌,见证一个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 《玉树后庭花》 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泊秦淮》杜牧 烟花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繁盛一时的隋朝 繁盛 一时 国家统一 二世而亡 共存38年 (581—618) 经济繁荣 大运河开通 隋朝统一前的南北局势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 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 一、隋朝统一南北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改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统一后的隋朝疆域 ①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②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渴望统一。 ④南朝陈政权统治腐朽,国力衰弱;而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讨论分析:隋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全国呢? 中国古代的皇帝在死后,人们往往根据他的作为给他一个称号,称为谥号。你认为后人称隋朝开国君主杨坚为“隋文帝”的原因是 A、杨坚是一个文人,有很多文学作品传世 B、他是隋朝开国君主 C、注重吏治,用较为宽松的政策治理天下 D、他重用文人 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怎样的影响? 1.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 3.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1、表现: 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美丽的琼花 “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是专为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吗? 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 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 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 1、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概况: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大运河 1、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概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