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568035

苏少版 八年级下册4水墨交融写青山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30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44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水墨,交融,青山
  • cover
第四课《水墨交融写青山》教学设计 备课内容 水墨交融写青山 造型表现 教学班级 八年级 教学内容 _?°???¨_山水就是纯用水墨不设颜色的山水画体。相传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 ,明清两代又所发展。作画讲究立意隽永,气韵生动,并形成了整套以水墨为主体的表现技法。其笔法糸以勾斫、皴擦、点染为主导,长于结构和质感的表现;其墨法糸于墨的浓淡干湿。泼破积烘为主导,有“_?°??????¨???_”、“如兼五彩”的效果,长于体积和气韵的珍现。在理论上强调有笔有墨,笔墨结合,以求达到变化超妙的境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生动变化的笔墨,学习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程式,了解一般的构图法则。 2、技能目标:敢于运用工具大胆地临摹大师的作品,尝试创作山水画。 3、情感目标:体会山水画所表达的意境,培养对中国绘画艺术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画笔墨的基本技法,体会山水画所表达的意境。 难点:敢于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关注水与笔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2课时。 收集的山水画作品,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个性思考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 欣赏山水画卷轴作品。 2. 毛笔知识知多少 (二)、讲授新课 1、说说你最喜欢的山水画?是那位画家的? 2、《山水》作品赏析 石涛所绘。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石涛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 “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 3、山水画的表现程式 中国画历来重法度,讲传统。几乎是每一落笔都有严格的要求,要一波三折、用笔如耕,无往不收、无垂不缩,要平、圆、留、重。用墨则要以墨为彩。墨分五色以及各种用墨技法等,都是从笔墨运用上提炼、概括出来的规律。笔墨如此,在造型上更为讲究。人物画的各种描法,山水画的各种皴法,花鸟画的各种勾法、点法,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有一整套的操作规范。特别是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更使中国画具有综合性的艺术特点,形成一种趋于完美的程式。 你知道古代画家画山石的各种皴法吗? 山石的各种皴法有:斧劈皴、披麻皴、折带皴、解索皴、钉头皴、豆瓣皴、荷叶皴、云头皴、马牙皴、米点皴等; 树叶的各种点法有:个字点、介字点、梅花点、胡椒点、垂藤点、仰叶点、大混点、小混点、平头点、仰头点和各种双勾夹叶点等; (三)、感悟体验 1、思考讨论 我们画山水时是否只能按程式绘画,不能有其它变化呢? 笔墨程式固然重要,但不能代替整个艺术的创造。“艺术最可贵的精神是独创”。直至近代乃至当代,山水画中新的程式化表现技法依然在不断涌现。张大千晚年在原有程式“泼墨法”基础上独创了“泼彩法”,使其作品意境空阔,灵气回荡。 2、《春水归舟图》作品赏析 3、动手尝试 下面就请同学以合作的形式,融合自己所掌握的笔墨语言,大胆的画一幅山水画。 (四)、归纳巩固 学生尝试完毕,教师选择一些学生作业展示,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五、总结 六、拓展 第二课时 一、课的导入 请同学说说毛笔的表现方法。 二、讲授新课 1、说说你最喜欢的山水画?是那位画家的? 2、《山水》作品赏析 石涛所绘。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石涛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 “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 3、山水画的表现程式 中国画历来重法度,讲传统。几乎是每一落笔都有严格的要求,要一波三折、用笔如耕,无往不收、无垂不缩,要平、圆、留、重。用墨则要以墨为彩。墨分五色以及各种用墨技法等,都是从笔墨运用上提炼、概括出来的规律。笔墨如此,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