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68817

【精品解析】2016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2758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解析,2016年,上海市,奉贤区,考语
    2016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古诗文阅读 1.(2016·奉贤模拟)默写 ①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寺后院》) ②   ,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③半匹红绡一丈绫,   。(《卖炭翁》) ④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⑤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桃花源记》) 【答案】但余钟磬音;衣带渐宽终不悔;系向牛头充炭直;苔痕上阶绿;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分析】①但余钟磬音(重点字:磬)②衣带渐宽终不悔③系向牛头充炭直(重点字:直)④苔痕上阶绿(重点字:苔)⑤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重点字:率) 【点评】本题为连续性默写,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名句默写的几个注意点:一是记住生僻难写字。“名句名篇”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二是区分同音异形字。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着,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做分析比较,能够既知其形,更知其义。三是区分形近异义字。形近字在“名句名篇”中屡见不鲜,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近,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更应予以注意。 2.(2016·奉贤模拟)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本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扬州写了本首诗来酬答白居易的赠诗。 B.诗人离开巴山楚水之地已经二十三年了。 C.诗人在巴山楚水听到了吹笛声,勾起了他对白居易的思念。 D.诗人用敬酒来感谢白居易为自己唱歌。 (2)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的是:   。 【答案】(1)A (2)对世事变迁和潮起潮落的豁达开朗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B项,诗人被弃置在巴山蜀水荒凉的地方,度过漫长的23年;C项,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这里用向秀作《思旧赋》的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D项,感谢白居易为自己吟的诗。 (2)以“沉舟”、“病树”喻困难挫折,与“千帆过”、“万木春”形成对比,诗句中并没有表露出怨尤,反而表现的是一种对世事变迁和潮起潮落的豁达开朗。 故答案为:(1)A;(2)对世事变迁和潮起潮落的豁达开朗。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把握关键词“弃置身”、“烂柯人”、“万木春”、“长精神”,就能体味作者振作、达观的心境,而不会让沉舟、病树传递的信息干扰。 【附参考译文】 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3.(2016·奉贤模拟)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