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7603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练习:9 专题复习与测评(人民版必修1)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20212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2,复习,必修,人民,测评,专题
  • cover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确立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基本框架的是(  ) A.雅尔塔体系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再认再现能力。雅尔塔体系划分了美苏双方的势力范围,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B、C、D为冷战表现。 答案: A 2.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的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凯南所指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 A.经济的竞争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 D.科技的竞争 解析: 二战的结束使美苏合作的基础消失,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对立,双方必然走向对峙,而由于当时人心思定的局势,美国采取“冷战”的对抗方式。 答案: C 3.“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的这个政策通常被称为(  )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罗斯福新政 D.尼克松宣言 解析: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向世人表明了美国公开声称要干涉别国内政,充当世界警察,这与材料中所述是相吻合的。 答案: B 4.二战后,欧洲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华约的建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解析:———欧洲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是指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和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前者成立于1949年,后者成立于1955年,故两个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应该是在1955年。 答案: A 5.美国国务卿腊斯科谈到美苏争霸的一件大事时曾说:“我们互相瞪着眼、各不相让,但我想,还是对方先眨眼了。”这件事应是(  ) A.柏林墙的修建 B.古巴导弹危机 C.朝鲜战争 D.越南战争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材料表述符合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对峙,结果苏联首先做出了退让。 答案: B 6.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导致这些事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美苏两极对峙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两极格局瓦解 D.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图片四个事件都和美苏冷战争霸有关。 答案: A 7.“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 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B.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相互交流 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联系,维护欧洲安全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二战以后欧洲联合的相关问题。做题时注意一点:即任何国家的外交出发点,都是从本国利益出发的,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加快本国发展的步伐。 答案: A 8.1950年6月到1953年底,美国的“特需”采购为日本带来约23亿美元。丰田会社的社长后来回忆说:“这些订单救了丰田的命,我既为我的公司感到高兴,又对我欣喜于别国的战争而怀有罪恶感。”这场“别国的战争”指的是(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苏战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三次战争只有A项发生于1950年6月到1953年底。B项发生于1961~1973年。C项发生于1939年至1945年,而D项为冷战是指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方位的对抗而非采用直接的战争手段。 答案: A 9.2010年11月亚运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