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课 言字旁 教学目标:掌握言字旁的写法,以及“记、词”两个例字的书写特点与规律。 通过观察指导,提高观察能力和读帖能力。 培养学生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言字旁的写法。 教学难点:写好言字旁中点、横和“口”部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想一想:简化字中的言字旁怎么写?(一个点,一个横折提) 讲解:简化字的这种写法来源于古代草书中言字旁的写法。今天学习的言字旁,是繁体字中言字旁的楷书写法,形态与“言”字相同。(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介绍偏旁:“言”字做左偏旁时,形态狭长,整体向左侧微微倾斜。 观察偏旁形态: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记”字为例学习言字旁的写法。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记”字中言字旁有哪些特点?(由七个笔画组成,横画的间隔基本均匀,言字旁的字一般左窄右宽。)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记”字。将汉字放进米字格中进行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言字旁在字中的位置、角度,以及笔画之间的关系。 分析偏旁写法:怎样书写言字旁呢?(展示课本中的三幅图) 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点画有什么特点?(起笔侧点较小,饱满) 三个横画应该怎么写?(均左低右高,右侧基本齐平,长横左伸右缩) “口”部有什么特点?(上宽下窄,整体向左微倾)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注意书写时言字旁与右边部分的呼应关系) 教师在投影下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聆听教师讲解。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言字旁七个笔画的形态、写法、位置。 书写实践: 教师再次书写言字旁。学生拿起毛笔跟着书空。 学生在米字格纸上练习书写言字旁。教师巡视,红笔圈点批画。 展示学生书写,全班评价优点和不足。 学生根据自己书写情况,再次练习。 指导例字“记”。 观察笔画的形态以及位置 教师补充讲解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学生描红、双钩填墨、临写。 教师巡视,红笔圈点批画。 展示,全班评价。 学生针对自己书写不足之处,改进书写。 指导例字“词”。 学生观察言字旁形态上的不同之处并谈谈看法,继续观察各个笔画形态以及位置,背帖。 在黑板上摆放各个笔画位置,全班订正。 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学生描红、双钩填墨、临写。 同桌互相评价并改进书写。 展示写得好的作业,挂在黑板上。 展示评价: 评价书写:是否学会了言字旁的写法,言字旁大小是否适中,是否与字的右边部分搭配协调。 评价习惯:看谁善于利用米字格把握字的笔画。 知识拓展: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继续练习书写“谨”。 请同学们课下在《九成宫醴泉铭》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言字旁?这些字有哪些特点?选择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例字,练习书写,并分享你的发现。 板书设计: 第15课 言字旁 言 起笔侧点较小,饱满 三横均左低右高,右侧基本齐平,长横左伸右缩 上宽下窄,整体向左微倾 注意书写时言字旁与右边部分的呼应关系 教学反思:言字旁整体上宽下窄,左伸右缩。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把言字旁整体写得很平,字显得很呆板。有的同学容易把起笔的点写得靠近横画的中间,例字中的言字旁的点位于横画的右端,显得更为灵动。还有就是言字旁的三横处理不好,要注意中间两横的粗细、长短变化以及三横之间的距离。这些细微之处,这是体现欧体字特点的地方,需要用心把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