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577891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书法 读碑赏贴:《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欣赏 教案

日期:2025-05-23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296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美,四年级,下册,书法,读碑,赏贴
  • cover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欣赏 教学目的: 1、了解赵孟頫生平,《三门记》创作背景,初步体会赵体字的特点。 2、能按赵体字特点临摹“延、度、列” 3、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指导学生学会欣赏中国书法作品,逐步加深对中国书法的认知、欣赏。 教学重、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赵孟頫简介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雪松道人、水精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宗室后裔。入元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赵孟頫博学多才,诗文、书画、音律皆善,旁通佛学,元人评其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著有《松雪斋集》。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载“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对他赞誉极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早年学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参习了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自成一家,世称"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 二、认识《三门记》   《三门记》全称为《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为元代牟峨撰文,大德六年(1302年)赵孟頫书并篆额。楷书,纸本,纵3⒌8厘米,横383·8厘米。通篇界有乌丝方格,字大径寸。前有四行共八个小篆,全文六十四行,每行八字,共计五百零六字,基本完好无缺。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玄妙观为著名道教寺庙,今建筑尚存,在苏州城内最繁华的市中心,其大殿三清殿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时称天庆观,元初敕命改为玄妙观。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晋明帝司马绍居然梦见三清道祖驾云到了苏州,于是下旨重修道院,并改名为上真道院。唐代皇帝自称老子后裔,尊之为太上玄元皇帝,并效令两京及诸州均建立玄元皇帝庙。此后屡遭兴废。到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改为玄妙观,玄、元相通,也称元炒观。此名取自老子《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语。玄妙观观内道士为庆祝朝廷赐匾额而将殿堂修葺一新,可是经费不足,三门未修缮,破旧不堪,与焕然一新的殿堂极不相称。经道士严焕文等人的努力,获得夫人胡氏妙能的捐赠,遂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动工修缮三门,此碑即为纪念三门重修而立。   这幅作品用墨略淡,墨色清醇沉润,结字严密,点画准确,笔法宽和流利.书风较为严整,用笔沉稳,一丝不苟。个中偶露行书笔意,潇洒超逸之气蕴乎规整庄重之中。明人李白华赞誉此碑书法具有唐李北海的鸿朗,徐浩的厚重,颜真卿的精神,并誉为“天下赵碑第一”,历来被认为是赵书大楷的代表作品之一。 赵孟頫作为开一代书风的大家,高举复古大旗直追晋唐书风,可谓书坛的统军将领。他能够充分发挥自己高妙才情,吸取百家之长,开创时代新风。人们把赵孟頫楷书与唐楷名家代表并列为“颜、欧、柳、赵”楷书四大家。这说明元代楷书又矗起了一柱新的丰碑。赵孟頫的楷书不仅继承了唐楷严谨的法度,而且吸取了晋楷潇散的气韵,在强调用笔中不为“守法”而束缚,这是赵楷的高明之处,由此其实践的结果是成功的。从《三门记》一帖观之,个中既见唐人的精严法度,又见右军、北海、钟繇诸家之潇洒飘逸,更又其个人才情的完美展现.这一成功实践进一步说明了其理论的独到与完备,即其书法名言:“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成为后学者奉行的书法真谛。由此,我们称其为数百年来后无来者的楷书大家,毫不为过. 三、赵孟頫书作延伸 元牟(山献)撰,赵孟頫书。篆额八字,〖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亦赵书。全文约五百字,完好无缺。文无年月,惟文中有〖壬辰之岁〗,故当为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