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77977

科普版七上地理 4.3人类的聚居地 聚落 教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1382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科普,地理,人类,聚居地,聚落,教案
  • cover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是科普版七年级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与前面的章节“地形、气候、人口”有着承接的关系,也与后面的“地域差异”相呼应,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主要包括“聚落的形态”、“自然环境和聚落”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三部分,主要讲述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世界的聚落表现出与当地环境的协调适应性,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的形成-发展-保护见证了人类的文明史,并给子孙后代以深刻的启迪。 本课结合乡土素材,创设情景剧《老赵和小赵》引出人物主线老赵来贯穿整堂课。城乡观念差异引发父子争议,再展开故事情节:探访老赵老家———为老赵设计民宿———帮老赵寻找新聚落,让学生知道聚落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反映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发展观,为今后学习人文地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目前学生对世界人口分布,地形、气候等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为聚落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课堂上可以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展开,再加上小组竞争的刺激,学生的激情更容易被点燃。 2.七年级学生思维方式还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读图、析图能力相对较薄弱。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希沃多媒体课件,通过视频、情景剧、动画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互动、不断细化问题,逐步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片及生活体验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征及差异,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2.结合乡土素材,以情景剧引出人物主线,展开课堂环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了解聚落文化现状,培养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区别。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教学难点: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欣赏情景剧《老赵和小赵》,设置情境问题:父子俩因什么而发生争论?导出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道具表演情景剧《老赵和小赵》,再配上卡通图片,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乐在其中;引出整堂课的人物主线,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二、问题引导 探求新知 【自主学习】快速浏览教材P86页,找出: ①什么是聚落? ②聚落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设计意图:用自主方式展开聚落的学习,并配上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图,既直观又能渲染氛围,使学习过程趣味盎然。】 城乡观念差异引发父子争议,(老赵:我想让儿子回农村创业;小赵:我想带父亲来城里生活。)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谈谈城乡差异。 1.城市与乡村的差异 聚落 建筑物 交通 基础设施 生产方式 乡村 低矮、稀疏 交通不便 贫乏 农业 城市 高大、密集 交通便利 完善 非农业 【设计意图:用分类游戏法将学生带入情境,提升学生融入度,提高学习积极性,实现课堂互动高效性。】 2.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1聚落的形成条件———探访老赵的老家 那么这些聚落是怎么形成发展的。它与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接下来我们将探访老赵的老家———赤溪村。 读图思考:①赤溪村的村落分布在哪里?(山脚下、靠近河流、靠近公路、农田) ②人们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 引导学生归纳出聚落的形成条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小结:因此,乡村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和公路分布。 ③相对于周边的自然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