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584596

西泠版 四年级书法上册 2.独体字的结构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5-22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43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西泠,四年级,书法,上册,独体字,结构
  • cover
独体字(二) 一、课题:四上年级《独体字》 二、课型:铅笔字笔法教学 三、执教: 四、执教对象:四年级学生 五、准备工作: 1.教师:作业纸设计印发、特色书签准备、课件、笔。 2.学生:钢笔等书写工具。 六、教材简析:《笔画少的独体字》是适合四上年级学生的写字内容,也是独体字教学的第二课,有改动。本课共要书写“失”、“史”、“及”、“尤”、“必”、“与”六个范字,其中 “及”字的笔顺较难,“必”中“卧钩”的笔画形态和三个点的位置关系较难把握,“与”字的主笔“竖折折钩”的轻重需要特别注意。 七、学情分析:四上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笔画学习,初步掌握了基本笔画的写法,但对于带有“卧钩”、“横折折撇”、“竖折折钩”等复杂笔画的汉字,还需要进一步指导与练习。 八、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观察“失”、“史”、“及”、“尤”、“必”、“与”等字的字形特点,理清笔画的长短,距离的远近关系。 2.根据字形特点突出主笔,联系生活实际领悟书写要领。 3.明确书法学习的重要性,体验和同学探究、交流和分享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范字的字形特点,掌握范字的书写规律。 难点:“及”、“必”、“与”的正确书写方法。 九、教学流程: 主要环节 教 师 行 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课前游戏与导入 1.播放汉字的演变课件,欣赏《老子帛书乙本》等书法作品。 2.猜字游戏 3.出示儿歌,检查握笔姿势。 4.出示范字。 揭示课题《笔画少的独体字》 引导发现笔画少的汉字上收下放笔画很舒展的特点。 1.观看汉字的演变过程。 2.学生看课件,猜字。 3.学生边读儿歌边握笔。 4.学生读出范字。 5.学生观察发现范字共同特点:笔画少的独体字笔画舒展。 通过汉字的发展与修路的共同点,让学生了解汉字作为语言工具,为适应人类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进化。 猜字谜,让孩子们更快地接受并喜欢汉字,拉近范字和孩子们的距离。 二、形近字形辨一辨,学写“失”和“史” 1.这些生字宝宝中啊,有一对双胞胎,它们长得很像却又不一样,是谁呀? 2.说说他们什么地方长得很像,什么地方却不一样。 异同:主笔撇捺的长短、形态不同。长撇上段为竖,宜直,过横载写成撇。 课件演示重心不平稳的字。 4.教师范写。并简述笔画要点。 撇捺作为主笔收笔要基本相平,就要我们人一样,双脚不能有长短。做事要脚踏实地。 5.教师巡视。 6.选出典型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重心平稳进行评价。 1.学生观察,找出“失”和“史”。 2.发现“失”和“史”的异同。 同:它们都有撇和捺; 异:撇和捺的长短、弧度不一样。 比较中发现重心平稳。 学生看教师范写并书空。 5.学生练习。 6.学生参与评价。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孩子懂得汉字中左右相对的笔画要做到收笔相平,这样更加美观。引导学生发现书法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让学生印象深刻。 三、引导关注笔画的轻重与变化,写好“及”和“与”。 1.学了两个汉字,还有两个笔画更少,更难写的汉字等着我们呢! 这两个字的主笔分别是什么? 梳理笔顺,推荐汉典网站。 4.教师示范,同时点出:相同的笔画在同一个字中出现,我们就要有所变化,这就是中国书法的魅力。 5.学生练习。 6.火眼金睛比一比。独体字要做到突出主笔。就像小朋友们都有优点,突出优点使我们更加优秀。汉字也是一样,突出主笔可以让汉字更加美观。板书:主笔突出。 7.引导修改强化主笔突出。 学生观察。 2.学生观察发现:捺和竖折折钩是主笔。 3.学生积累书法学习的网站。看动画再次书空。 4.学生书空,发现斜撇较直,而横折折撇下部较弯,弧度很大。 5.学生练习。 6.学生比较发现:笔画少的独体字主笔突出的特点。 7.针对评价修改。 为什么同一个人字中有两个撇,它们的形态却不一样呢?教师及时点明字理:笔画善于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