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目 第3课:斜钩 年级 四年级上册 学校 教学目标 1、了解“斜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书写要领。 2、能临写包含“斜钩”的范字。 3、加强对不同字体的认识。 4、提高学生的临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 正确把握“斜钩”的形象特征、书写要领以及包含“斜钩”的字形的结体特点。 难点 正确把握书写“斜钩”时的动势和力度,在范字临写中如何处理斜钩与其他笔画之间的结构和比例关系并保持字的中心,从而使结体更为美观。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对比导入 1、教师出示“弯钩”的图片,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笔画以及它的形象特征。 再出示本课的教学内容“斜钩”,让学生比较二者的异同点。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者都属于钩法,而且都像是拉开的弓弩,但是斜钩的方向是倾斜的,钩尖向上。 2、点明本课的教学主题“斜钩”。 展示拉开的弓弩的图片,引导学生深入观察颜体“斜钩”的形象特征: 同学们,古人形容颜体斜钩“戈如发弩”,也就是像拉满弦准备发射的弓弩。为什么一个静态的笔画会让人产生这种联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由于书写时运笔的方向、速度与力度,使得斜钩的笔画看起来就像是蓄势待发的弓弩。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斜钩的弯曲度,既不能太直,太直显得僵硬;也不能太弯,太弯就没有力度感,会显得软而缺乏张力。 1、课件 2、板书“斜钩”展示拉开的弓弩的侧面图片与斜钩的图片 笔画临写 展示“斜钩”的笔画步骤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演示斜钩写法。 让学生用手指在空中临写,体会笔顺。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注意个别辅导与指点。 请学生谈一下自己在书写过程中的体会,包括什么地方最难写,如何才能把斜钩写得美观。 课件 实物投影仪或现场演示 范字临习 教师展示教材中的范字“成”、“武”,引导学生观察、 欣赏及评述这两个字的结构特点。 教师提问: 为什么这些字中的笔画没有一个是平的(全部是倾斜的),但我们不会觉得字是歪斜的? 在学生分析讨论后,引导学生注意书法家如何通过笔 画的粗细、疏密处理字体的重心与平衡感,在加深学生对书法结体的认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教师示范字的书写。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要领,在正式书写前可以集体书空,回忆书写要领。 另外,教师强调学生注意的正确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学生临习四遍范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个别铺导与指点。 如果时间允许而且学生临习效果好的,可以指派学生在班级里进行书写展示,也可以鼓励学生向这些同学发起挑战,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课件展示原碑文字 课件展示米字格文字,也可以加入辅助线,分析字的上下及左右比例。 3、现场书写 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方式,“评一评,看谁写得好”。从笔画上书写要领的掌握、美观程度以及一体间架结构的处理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可以采取局部笔画及单字圈点的方式进行激励评价,使学生的书法水平与审美水平同步提升。 扩展提高 展示欧体、柳体、赵体书法,引导学生观察、赏析、讨论这些书法家书写“斜钩”这一笔画时的要领与颜体是否相同。 教师可以从斜钩的倾斜程度、弯曲程度,出钩的方向及大小笔画整体形象特点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书体之间的异同。 课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