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雨字头 课时 1 课型 新授 年级 4 执教教师 时间 40 分钟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例字中的雨字头,左侧点与竖基本相同,两个横基本同向,构成了稳定的横竖结构:四点形态各异,附于中间竖的两侧;钩部重于每个单独的点。雨字头是字最宽的地方,字下部的宽度一般与四个点整体的宽度相当。欧体楷书中,点的写法有多种,且各自的形态差异颇大,常见的有右侧点、竖点、挑点、左侧点等。本课雨字头的点画较多,但此字教学只涉及最常见的右侧点和左侧点的写法。要求学生通过自我观察和探索,结合聆听教师的讲解,观摩教师示范,从而能够准确地书写出雨字头。 学情分析: 本课选取了“雲”和“霄”两个范字,“雲”比较注重字的结构中正的特点,追求字内的间架结构的稳重,结体舒展大方。以竖为中轴线,左右两端大小和宽窄相当。“霄”字下部分是“肖”部,“肖”字比较长,因此雨字头稍微偏短,更为紧凑,使之结字时更加平稳。通过给学生讲两字的形态差异,从而更好的学习雨字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雨字头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范字的学习,了解雨字头在篆、隶、楷、行、草五体中的不同形态,了解并掌握带雨字头的字的楷书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书法小故事“桓玄不设寒具”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对不同字形的欣赏和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雨字头的形态特征。 雨字头的书写要领。 了解雨字头在篆、隶、楷、行、草五体中的不同形态 教学难点 雨字头的写法 理解“雲”和“霄”两个范字结构特征的不同之处。 短横斜切起笔,笔画先渐细后渐粗。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 PPT 【学具准备】 笔、墨、纸、砚 教法学法 讲授法、示范法、多媒体辅助法 导学流程略图 导学具体流程 环节 导学流程 课后调整建议 课前准备 导入 复习: 复习正确的坐姿:头正,身直,脚平,两臂自然打开。 复习五指执笔法:指实,掌虚,掌竖,管直。 教师讲述故事《桓玄不设寒具》 “寒具”是我过古代的一种类似于馓子的油炸食品。东晋著名的将领桓玄喜欢收藏书画,也特别珍惜书画。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他就出示自己收藏的书画给他们炫耀。有客人吃了桓玄招待他们的寒具后,没洗手就触摸这些书画,使书画沾了油汁。桓玄很不高兴,此后会客再也不设寒具。后人遂以"桓玄寒具油"的典故代指观赏书画。 (告诉学生我们写字前要洗手,免得弄脏练习纸,写完后也要洗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授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知道雨字怎么写,但你们知道当雨字作为偏旁时雨字头该怎么写吗?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五种不同碑帖中的雨字头的写法(出示图片进行欣赏) 雨字头的书写方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雨字头的写法,我们先观察雨字头的形态,说一说雨字头的书写特点有哪些? 生:(观察后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分析讲解书写的要点。 讲解:本课例字中的雨字头,左侧点与竖基本同向,两个横基本同向,钩成了稳定的横竖结构:四点形态各异,附于中间竖的两侧;钩部重于每个单独的点。雨字头是字最宽的地方,字下部的宽度一般与四个点整体的宽度相当。 提示笔画的起笔和收笔的细节。 提示:短横斜切起笔,笔画先渐细后渐粗。左点起笔与横起笔高度基本一致或略靠下,竖向略向外行笔时往往略带弧曲,行至笔画最粗处向内提笔收锋,顺锋收起。笔画横钩中的横部与左点疏离时竖切或斜切起笔,至横的最粗部位斜切折笔后作钩,至钩尖略停后顺锋收起。中间一竖笔横切起笔笔画渐细,在笔画末端略停,提笔,向上回锋收笔。四点形态各异,收笔向上或向下,附于中间竖的两侧,较轻;钩部重于每个单独的点。 “雲”字的结构特征 “雲”的雨字头较扁,四点分布均匀,“云”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