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99589

初语部编版九上 第2课 我爱这土地 微课课件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9349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初语,编版,2课,我爱,土地,微课
  • cover
我爱这土地 考点聚焦 1.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2.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情感,理解掌握其中的爱国情结。 知识梳理 诗词框架 第一节:以鸟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诗人对祖国的爱。 第二节:运用设问,直抒胸臆,抒情强烈深刻。 诗中出现的“土地”、“河流”、“风” “黎明”象征了什么? 技巧点睛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象征祖国大地遭受苦难,山河破碎,国土沦丧。 “河流”、“风” 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 象征风起云涌的不屈不挠的抗战斗争。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温柔的黎明”象征光明的斗争前景。 如何理解这两句诗“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为祖国献身的愿望。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爱。 技巧点睛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为什么? “嘶哑 ”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 技巧点睛 品读细节,品味语言的力量 谈谈你对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的理解 。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品读细节,品味语言的力量 技巧点睛 本诗出现了许多“的”字,这样会不会拖泥带水,冲谈了诗味,谈谈你的理解。 作者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 拓展提升 我爱这土地 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 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 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直抒胸臆 衬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思维导图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