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泠印社版四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第十一课 集字临摹练习 课题 :集字临摹练习 学习领域:书法艺术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西泠印社版的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本课授课内容是对前几课临帖效果的一个检测,也给学生普及书法常识,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 了解书法创作常用的创作形式。 2、以“书为心画”为内容创作一幅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了解条幅和团扇的创作形式。 难点:熟知书为心画四字的书写特征。 学情分析: 本课所面对的是刚升到四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对多宝塔碑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教师通过示范和个别指导,使学生增加临帖的精准度,通过集字的练习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其有成就感。 材料准备: 毛笔、墨汁、笔洗、宣纸、印章、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同学们好!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掌握《多宝塔》字体的结构及书写特点,那么我们的学习效果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检验下。我们将采用集字创作的方式来创作一幅书法作品。今天我们还要了解书法作品的常用形式,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一幅书法作品。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好,来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 新课学习。 出示“书为心画”四字,(西汉杨雄《法言》) “书为心画”四字是西汉杨雄《法言》一文中的句子,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语言,反映其内心境界;一个人的字迹,反映其德行品性。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同一内容的不同书风。首先看这幅是集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字,褚遂良的字端庄秀丽,世人称为“褚体”。大家看这幅集字作品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字,赵孟頫的字结字宽绰秀美,世人称为“赵体”。同学们可以比较两幅书法作品的迥异的艺术特点,试着分析一下两位作者的性格特点和书写状态。 2、分析四字的结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书”字的结构特点。 ①书:为上下结构,上宽下窄;这个字横画较多,要注意长短变化处理,横画间距匀称,长横左右伸展平衡重心,中竖直挺粗壮稳固重心;下部“日”中间一横与左右笔画不相连。教师示范书写。 学生分组讨论“为”字的结构特点。 ②为:首点为圆点,撇画直挺,横向笔画间距均匀,下部四点大小有变化,左低右高。教师示范书写。 学生分组讨论“心”字的结构特点。 ③心:笔画少,字形较小,笔画较粗,卧钩向右下斜,三点向右上斜,斜中求正。教师示范书写。 学生分组讨论“画”字的结构特点。 ④画:横向笔画较多,要注意控制间距,长短变化丰富,第二笔横画最长,左伸右展,最后一笔横画长度次之,中竖粗壮直挺中正,支撑整个字的重心。教师示范书写。 书法创作常用的表现形式 通过单字的练习,同学们对所要书写的四个字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我们进入到集资创作的环节,哪位同学能说说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书法作品的形式? 对,常用的形式有团扇、斗方、条幅、横批,我们今天采用其中的两种形式,团扇和条幅进行创作。下面每小组选择一种创作形式进行集字创作,完成后分小组展示。 4、学生创作,老师巡回辅导(古琴背景音乐) 学生书写练习,教师辅导,并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练习完成后,每一小组选取一种形式,每人下一个字,完成后拼接成衣服完整的作品。 二、课堂书写展评。 采用自评和小组互评的形式品评一下学生作品。 学生展示完成。 教师总结:文字内容完成后,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还要有落款和印章。(教师将示范的作品加上落款,钤上印章,展示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 三、课后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书法的表现形式,书法水平的提高,贵在掌握方法后勤加练习。课后可以试着完成以“政通人和”为内容的一幅集字创作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集字临摹练习 书为心画(西汉 杨雄 《法言》) 书法创作的一般形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